[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电极的肿瘤标志物快速高灵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884.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涛;刘凯;翟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电极 肿瘤 标志 快速 灵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电极的肿瘤标志物快速高灵敏检测方法,其中,所述肿瘤标志物为CEA,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合成CEA aptamer并在末端修饰巯基、制作裸电极、在裸电极表面先沉积金纳米颗粒再结合经巯基修饰的CEA aptamer、绘制标准曲线、检测临床样本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本中CEA的含量。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采用微电极作为电流型传感器,可实现微小体积血清样品中肿瘤标志物的快速、高灵敏检测;(2)以aptamer作为特异性识别分子,合成简单、稳定性好、亲和力强、选择性高;(3)基于方波伏安法进行电化学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检测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电极的肿瘤标志物快速高灵敏检测方法,属于微电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标志物可稳定存在于血清、尿液等体液或组织中,对肿瘤存在与生长变化具有指示作用,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实现肿瘤标志物的快速高灵敏检测一直以来是临床检测的主要需求。
目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免疫传感器、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方法、液体活检、电化学传感器等。
1、放射免疫分析法
作为传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易于商品化的优势。但是,该方法缺陷也很明显,如:使用寿命短且有放射性污染风险。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免疫传感器
基于抗原抗体分子之间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和免疫传感器法具有特异性高且灵敏度较高的优势。但是,以上免疫学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耗时较长、抗体成本昂贵等缺陷。
3、蛋白质组学
基于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可实现肿瘤标志物的高通量和高灵敏检测,是进行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良好的平台。但是,该方法检测成本昂贵、对技术人员操作要求高,不适合大范围的普及应用。
4、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同样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优势。但是,该方法存在运行成本昂贵的不足之处,且检测周期相对较长。
5、液体活检
液体活检在临床检测中可实现无创、反复取样,且操作简便,并可实时监控。但是,该方法运行成本贵、标准不统一,尚需进一步完善。
6、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待测物的电化学性质并将待测物化学量转变成电学量进行检测的一种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对分析物可以进行连续快速检测等优越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有机、无机、颗粒物、微生物等物质的检测以及环境参数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其中,基于方波伏安法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因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易于小型化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们青睐。作为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微电极可实现微小体积样品及微环境中物质的检测。因此,发展基于电化学微电极的传感技术为肿瘤标志物的微小体积样品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微电极是指几何尺寸小于100微米的电极,具有传质速率快、iR降低、时间常数(RC)小、响应快速、充电电流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检测和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其中,电流型微电极可实现单细胞神经递质和微环境下氧化还原物质测定。因此,通过电流型微电极阻抗及电流变化可实现微小体积血清等体液样品中肿瘤标志物的快速、高灵敏测定,是实现临床快速诊断的良好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未经滨州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