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吃水子母船机械化海带收割转运平台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54953.7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盛子望;初冠南;李天文;肖西华;李振兴;毕建敏;毕重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吃水 子母 机械化 海带 收割 转运 平台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浅吃水子母船机械化海带收割转运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横向中心距大于收割垄宽度的左右两组浮体,两组浮体前部内侧均设有地板低于海平面的苗绳工位,作业区内设有苗绳挑高杆;另有两个前置导流锥上设有浮球工位;平台上设有包括左右两组带挂钩链条的动力提升牵引机构;带有履带明轮的多组浮体平台横跨三个养殖垄,不仅吃水浅,还能有效导引绠绳,人工只需在作业区解开手边的吊绳并将苗绳两头挂在链条挂钩上,由提升牵引机构将苗绳拖上甲板,高效轻松完成海带收割。优选的是,另有独立的中位子船与母船构成子母船平台,直接将海带收割到子船上,便于转运,且省去吊机吊转,自动传感控制程序还能自适应作业节奏,作业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带机械化收割转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浅吃水、子母船结构的机械化海带收割转运平台。
背景技术
海带养殖区包括绠绳(即筏架绠绳,俗称架子绳)、吊绳、苗绳和浮球,为了便于描述,本文把两根绠绳之间的区域称作养殖垄,处于收割位置的养殖垄也称作收割垄,多个海带养殖垄并联构成海带养殖区,各海带养殖区之间留有行船航道。
海带养殖垄的绠绳上设有多个浮球,简称绠浮球,苗绳中间也设有浮球,简称苗浮球;绠绳的纵向长度一般为80~100米,沿纵向间隔1~1.5米设一根横向苗绳,苗绳两端通过吊绳系在绠绳上,收割季节吊绳高度约为0.2米,苗绳通常由两节苗绳续接而成,单节苗绳长度约为2.3至3米,苗绳总长度则为单节苗绳的两倍(4.6至6米);受洋流影响,绠绳并非呈直线,跨距也变化无常,本文把众多绠绳跨距(也就是筏架间距)的平均值定义为收割垄(养殖垄)宽度,相当于收割垄(养殖垄)的理论宽度。
南北方因水温差异,单颗海带大小重量不等(比如北方荣成的海带可长达3~5米,而南方霞浦的海带长度则一般不超过2米),苗绳长度和养殖垄宽度也随之变化。
目前养殖海带依然靠人工采收,存在劳动强度大,采收效率低等问题,一方面增加海带成本(人工成本约占海带成本的70%),另一方面采收时间长(理想收割季节为一个月,但是受制于人工数量,不得不延长至100天),从而导致海带品质下降。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劳动力短缺已经严重制约海带养殖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此前已经有人在开发机械化海带收割船,但是受限于海带养殖区苗绳浅浮、绠绳凌乱等因素,大型机械化船只无法驶入养殖区,因此只能在分区航道中进行整垄收割,而整垄海带多达数十根,总重量约5吨,采收难度极大,至今仍没有达成可实际应用的机械化收割船,此外,整垄采收的效率不高,即便能够实现,仍然解决不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也有人设计了进入养殖垄的收割船方案,但都是整体运行在单垄中(包括双体单垄船、子母船),虽然收割垄不限制船只吃水深度,但是筏架端头的把子绳仍然是一个障碍,也无法实现小航道内的掉头作业;此外,各种机械手的设计,看上去高大上,但是却难以转化为实际应用,最终还是需要人工解苗绳和浮球,而单垄船却没有给工人预留合理的操作工位。
是故,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机械化海带收割转运平台,提升海带采收效率,节省用工、并降低劳动强度,已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吃水子母船机械化海带收割转运平台,可以直接驶入海带养殖区,实现单组苗绳连续采收,简单易行且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及压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电子封装件及其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