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手法正骨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52750.4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苏纪权;何平;魏智;钟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纪权;何平;魏智;钟声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61B34/30;A61B17/58;A61B17/6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手法 正骨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手法正骨机器人,包括左正骨机械手、右正骨机械手、升降机构、X光机、支撑床、牵引旋转机构、正骨底座、打孔机械臂、夹持部;支撑床用于支撑患者躯干部分;X光机用于透视腿部折断处,并在显示器上成像;打孔机械臂用于对骨折处开孔;正骨底座上固定有滑轨、坐垫支撑,升降机构与正骨底座滑动连接,升降机构上连接有右正骨机械手,升降机构与牵引旋转机构滑动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牵引旋转机构升降;坐垫支撑上连接有左正骨机械手;左正骨机械手、右正骨机械手用于固定骨折处两侧的躯干;左正骨机械手、右正骨机械手上均设有夹持部。优点是:整体结构简单,活动轴较少,易于控制,定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手法正骨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正骨治疗上,无需开刀手术,中医医师在两只手作用关节位置发生微小改变,并且回归正常解剖位置以达到治疗的作用,经一段时间的恢复,折断处就会长合。中医正骨技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但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很少,且因为情绪与心情等因素常出现一次不能复位的情况,而且人的手劲把控及不同病人的身体结构差异,会导致人为调整出现误差、误判和误动作的现象。此外,医师在X光机下工作对医师也会造成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題,亟需提供准确正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手法正骨机器人,减少人为调整误差、误判和误动作,实现腿部正骨;同时避免医师在X光机下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医手法正骨机器人,包括左正骨机械手、右正骨机械手、升降机构、X光机、支撑床、牵引旋转机构、正骨底座、打孔机械臂、夹持部;
支撑床用于支撑患者躯干部分;X光机用于透视腿部折断处,并在显示器上成像;打孔机械臂用于对骨折处开孔;
正骨底座上固定有滑轨、坐垫支撑,升降机构与正骨底座滑动连接,升降机构上连接有右正骨机械手,升降机构与牵引旋转机构滑动连接,升降机构带动牵引旋转机构升降;坐垫支撑上连接有左正骨机械手;左正骨机械手、右正骨机械手用于固定骨折处两侧的躯干;左正骨机械手、右正骨机械手上均设有夹持部;
牵引旋转机构包括牵引部、旋转部、脚部固定器,脚部固定器用于固定脚部,牵引部用于驱动脚部固定器沿Y轴往复运动,旋转部用于驱动脚部固定器绕Y轴转动。
所述的牵引部为直线滑台模组,带动旋转部沿Y轴往复运动。
所述的旋转部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脚部固定器连接,转动电机驱动脚部固定器转动。
所述的正骨底座底部带有用于固定位置的吸盘,或者正骨底座底部连接有脚轮。
所述的坐垫支撑上固定有裆部阻挡器。
所述的升降机构为丝杆滑块传动机构,通过升降机构驱动牵引旋转机构升降。
所述的坐垫支撑为能够升降的结构。
所述的夹持部由非金属材料制作。
所述的夹持部为手型夹持机构,手型夹持机构包括上、下指型关节,上、下指型关节均由相互铰接的连接臂组成,连接臂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实现上下指型关节的张合与关节夹紧,上、下指型关节内壁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升降机构与牵引旋转机构通过滑移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的滑移机构包括滑移电机、滑台、轨道,滑台上固定有轨道,滑移电机通过丝杠螺母传动机构驱动牵引旋转机构在轨道上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纪权;何平;魏智;钟声,未经苏纪权;何平;魏智;钟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