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交通工具的内部舱室的空气幕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52495.3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哈罗德·汤姆森;布赖恩·帕特里克·贝瑞萨;特雷弗·米尔顿·莱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F24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瑞贤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交通工具 内部 舱室 空气幕 系统 方法 | ||
公开了用于交通工具的内部舱室的空气幕系统及方法。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内部舱室;第一组座椅,位于内部舱室中的第一排内;第二组座椅,位于内部舱室中的第二排内;以及空气幕系统,位于内部舱室内。空气幕系统被配置为在下列中的一项或两项中提供一个或多个空气幕:(a)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或者(b)第一组或第二组中的一者或两者中的相邻座椅之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保护于2020年7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63/047,284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公开内容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诸如可以在交通工具的内部舱室内使用的空气幕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商用飞行器等交通工具(vehicle)用于在各个地点之间运输乘客。诸如飞行器等许多商用交通工具在空调系统中具有能够捕获微生物和病原体的HEPA过滤器。HEPA过滤器接收并且清洁离开舱室或即将进入舱室的空气。HEPA过滤器及在飞行之间对舱室的频繁清洁是确保飞行器上的乘客及机组人员的健康的一些方法。进一步地,某些乘客可能喜欢在交通工具的内部舱室内佩戴口罩来减少病原体扩散的风险。
发明内容
存在对用于防止、最小化、或通过其他方式减少旅行过程中的交通工具上的乘客之间(诸如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器的内部舱室中的乘客之间)的病原体扩散而不会对乘客造成危险伤害的系统和方法的需求。
考虑到这种需求,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内部舱室;第一组座椅,位于内部舱室中的第一排内;第二组座椅,位于内部舱室中的第二排内,其中,第一排与第二排相邻;以及空气幕系统,位于内部舱室内。空气幕系统被配置为在下列中的一项或两项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空气幕,即,(a)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或者(b)第一组或第二组中的一者或两者中的相邻座椅之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幕系统包括输出一个或多个空气幕的一个或多个流出口。一个或多个流出口可以设置在座椅的上方。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流出口可以设置在座椅内。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幕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流发生器,气流发生器生成由一个或多个流出口接收的气流。气流发生器可以容纳在一个或多个座椅内。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幕系统进一步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空气幕的一个或多个回流口。一个或多个回流口可以设置在座椅的下方。可选地,一个或多个回流口可以设置在座椅内。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幕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座椅的位置而控制一个或多个流出口的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设备,一个或多个发光设备被配置为至少沿着一个或多个空气幕的一部分发射光,以指示存在一个或多个空气幕。
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空气幕方法,交通工具有内部舱室、位于内部舱室中的第一排内的第一组座椅、以及位于内部舱室中的第二排内的第二组座椅,其中,第一排与第二排相邻。空气幕方法包括:由位于内部舱室内的空气幕系统在下列中的一项或两项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空气幕,即,(a)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或者(b)第一组或第二组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相邻座椅之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位于交通工具的内部舱室内的空气幕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位于内部舱室内的相邻座椅之间的空气幕的俯视平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位于内部舱室内的相邻行之间的空气幕的俯视平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位于各排内的相邻座椅之间的第一空气幕和位于内部舱室内的相邻排之间的第二空气幕的俯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