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键槽尺寸的综合检具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5638.8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秦屹;邓玉婷;黄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18 |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键槽 尺寸 综合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曲轴键槽尺寸的综合检具及使用方法,包括手柄,手柄的顶部设有宽度止端,宽度止端的宽度与键槽宽度相匹配;手柄底部的设有深度长度测量端,深度长度测量端的一侧设有宽度通端;所述的深度长度测量端的一侧中部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深度测量刻条和竖直方向的长度测量刻条;本发明以将键槽所需要检测的深度、长度、宽度的检具融为一体,检测时无须更换不同检具,此检具具备键槽深度、长度、宽度快速检测的功能,能减少不必要检具的费用,节约成本,方便员工的使用,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避免因读数问题而导致的判断误差,提高检测的效率,该综合检具使用对象范围广,新人也能操作使用,同时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键槽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键槽尺寸的综合检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曲轴为发动机内高速旋转的主要零部件,主要由主轴颈、油封轴颈、齿轮轴颈、皮带轮轴和曲柄臂等组成,是发动机中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重要零件。而曲轴曲杆键槽作为曲轴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位,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曲轴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性能。
加工出来的键槽尺寸通过检测判断是否满足客户图纸的技术要求,以往的检测方式是:深度通过深度游标卡尺、宽度长度通过游标卡尺或单一的塞规,虽然测量精度能够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但是不同的尺寸使用不同的检具增加了检测的步骤、读数的误差,影响着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减少不同检具的使用,本发明提供了提出一种可将键槽需要检测的深度、长度、宽度融为一体的综合检具,该检具减少不必要检具的费用,节约成本,方便员工的使用,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曲轴键槽尺寸的综合检具,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的顶部设有宽度止端,宽度止端的宽度与键槽宽度相匹配;所述的手柄底部的设有深度长度测量端,所述的深度长度测量端的一侧设有宽度通端;所述的深度长度测量端的一侧中部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深度测量刻条和竖直方向的长度测量刻条;所述的长度测量刻条远离宽度通端一侧的边缘线设为长度通端线,靠近宽度通端一侧的边缘线设为长度止端线;所述的深度测量刻条远离手柄一侧的边缘线设为深度通端线,靠近手柄一侧的边缘线设为深度止端线。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宽度止端的宽度比键槽宽度的最大值小。具体的设计尺寸需根据图纸键槽的宽度要求及宽度公差等级来设定;通过宽度止端来判定键槽宽度没有超过图纸要求的上限。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宽度通端的宽度比键槽宽度的最小值大。具体的设计尺寸需根据图纸键槽尺寸及宽度公差等级来设定;通过宽度通端来判定键槽宽度没有低于图纸要求的下限。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深度长度测量端的宽度小于宽度通端的宽度。可设置深度长度测量端的宽度远比宽度通端的宽度小,目的是减少测量时与宽度边的接触,增加使用寿命,减少使用难度。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手柄呈T字型。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手柄设有防滑刻线。手柄的宽度比深度长度测量端的宽度稍微小一些,第一可以减轻检具的重量,第二可以便于员工的拿持,且在后续加工完成后还在手柄设置防滑刻线,增大粗糙度,避免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的情况,方便员工的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曲轴键槽尺寸的综合检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用宽度止端判断键槽宽度是否在上限内:使用时,首先将宽度止端的一个角对准键槽进行轻微塞挤,缓慢使劲,当宽度止端无法塞进键槽时,即可判定键槽宽度小于下差;
S2:再使用宽度通端判断键槽宽度是否超过下限:使用时,先将宽度通端的一个角轻轻挤塞入键槽内,再顺着边线塞,当通端全部塞入键槽即可判定键槽宽度大于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