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5091.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1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谋明;李昭蓉;贾瑞博;林恋竹;苏国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33/125;A23L5/20;C08B37/04;A61K36/732;A61P3/10;A61K31/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多糖 组合 复合 果汁 混合 发酵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海藻多糖的组合物加入复合果汁中,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进行加热处理,得到混合液,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为酸性,加入鼠李糖乳杆菌菌剂,进行发酵处理,灭菌处理,浓缩,干燥,得到所述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
所述海藻多糖组合物为泡叶藻多糖细微粉和羊栖菜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1-4的组合物、墨角藻多糖细微粉和泡叶藻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 : 10-12的组合物、马尾藻多糖细微粉和裙带菜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 : 7-8的组合物、巨藻多糖细微粉和裙带菜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 : 1-2的组合物、墨角藻多糖细微粉和马尾藻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 :10-15的组合物、泡叶藻多糖细微粉和巨藻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 : 8-10的组合物、泡叶藻多糖细微粉和马尾藻多糖细微粉的质量比为1 :1-2的组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多糖的组合物的粒度为2-20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多糖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海藻洗净晾干,然后浸泡在乙醇溶液中,升温进行回流提取处理,过滤取滤渣,干燥,得到乙醇处理后的海藻;
(2)将步骤(1)所述乙醇处理后的海藻浸泡在水中,打浆,得到糊状物,然后往糊状物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1,冷藏处理,融化处理,然后进行浸提处理,离心取上清液,得到提取液1;
(3)调节步骤(2)所述提取液1的pH为酸性,加入木瓜蛋白酶,得到混合液2,升温进行振荡处理,接着灭酶处理,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到提取液2;
(4)将步骤(3)所述提取液2过超滤膜,取分子量大于10 kD的组分,得到提取液3,浓缩提取液3,得到浓缩液,往所述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静置,离心取沉淀,将所述沉淀复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冷冻干燥,得到粒度为2-20 μm的海藻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海藻为泡叶藻、羊栖菜、墨角藻、马尾藻、裙带菜、巨藻中的一种;步骤(1)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100%;步骤(1)所述回流提取处理的温度为75-85℃,回流提取处理的时间为2-6 h;步骤(2)所述乙醇处理后的海藻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为3-5h;步骤(2)所述糊状物中,乙醇处理后的海藻与水的质量比为1 : 3-8;步骤(2)所述混合液1中,乙醇处理后的海藻与水的质量比为1 : 15-30;所述冷藏处理的温度为-80~ -40 ℃,冷藏处理的时间为2-5 h;步骤(2)所述融化处理的温度为60-80 ℃;步骤(2)所述冷藏处理和融化处理的次数为2-3次;步骤(2)所述浸提处理的温度为80-100 ℃,浸提处理的时间为2-8 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藻多糖组合物与复合果汁混合发酵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所述提取液1的pH为5.5-6.0;步骤(3)所述混合液2中,木瓜蛋白酶的酶活力为50-200 U/L;步骤(3)所述振荡处理的温度为55-65 ℃,振荡处理的时间为50-80min;步骤(3)所述灭酶处理为沸水浴5-10 min;步骤(3)所述提取液2中的固形物含量为2-8wt%;步骤(4)所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 kD;步骤(4)所述无水乙醇的加入速率为3-8mL/min;步骤(4)所述浓缩液中的固形物含量为5-12wt%;步骤(4)所述浓缩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4;步骤(4)所述静置的温度为4 ℃,静置的时间为12-1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0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