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生成架线施工方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2969.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锋豪;雷东;陈哲;吴震;吴爱国;柳庆东;蔡广生;刘斐;朱斌;应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6/29;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戴俊波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生成 架线 施工 方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生成架线施工方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勘测数据建立三维地形模型,在三维地形模型上建立工况模型;S2、将标准工况数据导入到工况模型中,根据实际工况数据确定施工数据,生成架线施工方案;S3、调节灾害模型数据对制定好的架线施工方案进行健壮性验证,根据不同的灾害等级对应的损耗生成修复参数,执行S2重新对工况模型进行调整;健壮性验证合格后,执行S4;S4、将实际工况数据和施工数据输入到工具库模型,生成对应的预备工具数量。通过计算各施工部位的计算数据项和计算规则自动生成施工数据,并对制定好的架线施工方案进行健壮性验证,自动导出施工器件清单,提高了架线施工方案设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建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架线施工方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重大跨越是指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发生“三跨”施工的情况,包括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重要输电通道区段。其中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是其中安全系数最高也是方案制作难度最大的一项。在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被跨越对象的物理参数、跨越档的地理参数,严格按照跨越施工导则,计算封网跨越过程中绝缘绳网及承载索自身参数、受力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检验其满足安全规定要求。传统跨越施工方案均是由电力人员实地测量数据后进行整体方案的规划,将施工方案通过二维图纸的形式进行展现;由于电力铁塔的架设难度和安全稳固性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实际工程人员很难将地形地貌等因素纳入整体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根据已有经验很难对电力铁塔的抗灾害能力做出评价,因此,电力铁塔的建设工期长,架设成本大。同时由于电力铁塔的架设工期长,涉及到的器件多,施工人员难以估算实际需要的器件清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电力塔架设施工方案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架线施工方案的方法,该方案通过三维软件实地模拟电力塔架设的施工过程,通过计算各施工部位的计算数据项和计算规则自动生成施工数据,并对制定好的架线施工方案进行健壮性验证,自动导出施工器件清单,提高了架线施工方案设计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生成架线施工方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勘测数据建立三维地形模型,在三维地形模型上建立工况模型;工况模型包括电力塔模型和塔基模型;
S2、将标准工况数据导入到工况模型中,根据实际工况数据确定施工数据,生成架线施工方案;
S3、调节灾害模型数据对制定好的架线施工方案进行健壮性验证,根据不同的灾害等级对应的损耗生成修复参数,执行S2重新对工况模型进行调整;健壮性验证合格后,执行S4;
S4、将实际工况数据和施工数据输入到工具库模型,生成对应的预备工具数量。
本方案中,采用GIS三维软件进行建模,通过无人机获取地形地貌数据,通地质勘测人员获取地质数据,生成三维虚拟地形模型,地形模型包括海拔、土质结构等参数,作为搭建塔基模型的参考因数,在建成的地形模型上,根据总体规划设定电力塔的个数,根据地理坐标位置搭建工况模型,工况模型的搭建标准依托施工标准和地形地貌数据,电力塔模型搭建完成后,根据电力塔的属性数据进行架空线的建设,选定不同规定的架空线,测定架空线的各参数保证施工标准化,依据施工方案搭建完成的模型需要进行健壮性测试,需要具备一定的抗灾害能力,为了实际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GIS三维软件中建立灾害模型,根据灾害的类型和等级进行测试,分别与标准规范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修正值对各施工部位的工况参数进一步修正,保证施工方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标准工况数据包括塔身属性、连接介质属性以及临接属性;所述塔身属性包括:塔基高程、塔定位呼高、金具串长;所述连接介质属性包括导线比重以及线路转角;所述邻接属性包括:跨越档距、被跨物高程以及交跨角。
作为优选,实际工况数据为考虑地形后的工况数据,所述工况数据内的各属性数据均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管总成成套生产装配工艺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用阳离子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