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展开的分布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857.0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攀峰;黄冰潇;张帆;沈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G06F30/15;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康进兴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多绳系 系统 构型 展开 分布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展开的分布式控制方法。不同于集中式构型展开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建立系绳张力约束下的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各个子航天器间的通讯拓扑结构。此外,为避免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展开过程中出现构型变化,设计了满足等边三角形构型展开的期望轨迹,并利用反步法设计控制器去跟踪期望轨迹,保证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按期望轨迹稳定展开。该方法从分布式控制的角度考虑空间多绳系系统的构型展开控制,其可以充分利用相邻子航天器的信息及期望构型设计,对各个子航天器的控制输入进行合理的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绳系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展开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不断产生新需求,诸如太空救援、对地大尺度干涉观测、在轨服务、轨道清除等新型空间任务,利用常规的单颗卫星以很难满足满足任务需求。有研究者提出柔性连接的可扩展空间多绳系系统,与传统卫星编队相比,其能够通过系绳张紧力保持编队构型稳定,极大减少了燃料消耗。但是,由于系绳连接的约束作用,使得空间多绳系系统成为一个复杂的刚柔混合系统,其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
目前,关于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展开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集中式构型展开控制方法。集中式构型展开控制方法一般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并设计统一的控制律。Paul Williams利用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空间多绳系系统最优构型展开,但其前提条件是,每个子航天器始终处于全局通信状态,这使得设计控制器时可以忽略子航天器间的通讯拓扑结构,但其大大增加了整个系统的通信负担,浪费了大量通信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考虑到各个子航天器及系绳展开存在的差异型,提出了一种空间多绳系系统分布式编队构型控制方法,保证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的稳定展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间多绳系系统构型展开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空间多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
定义空间多绳系系统是闭合三角形构型,由S1、S2及S3三颗卫星和三根系绳l1、l2及l3组成,系绳l1、l2及l3将三颗卫星依次连接,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构型;
定义OI-xIyIzI表示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惯性坐标系,O-xyz为轨道坐标系,x轴沿着地球质心指向系统质心的方向,z轴沿着垂直于轨道平面方向,y轴方向由右手定则给出;假设虚拟航天器在理想椭圆轨道上运行,则空间多绳系表达式如下:
其中,pxi、pyi及pzi为子航天器相对于虚拟航天的相对位置。其为虚拟航天器质心距地球质心的距离。dxi、dyi及dzi为可能出现的扰动。uix和uiy为推进器推力。为虚拟航天器所在轨道的真近点变化率,为虚拟航天器真近点角变化加速度,其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