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远程预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901.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2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魏广杰;杨乐;游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125;H04Q9/00;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远程 预热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电池包远程预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设置行车计划及电池预热设置;
用户在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上选择是否开启远程电池预热模式、电池预热目标温度,并询问用户出行计划:计划出行时间、预计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
S2,车联网服务平台估算电池加热时间,根据出行计划时间和预估电池加热时间计算预约等待时间,并进行后台计时;
S3,到达计时结束时刻,车联网服务平台远程唤醒TBOX;
S4,车载网络终端被唤醒后,根据车联网服务平台发送的远程电池预热请求,CAN唤醒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DCDC节点;
S5,整车控制器被唤醒后控制整车高压上电;
整车控制器根据TBOX发送的远程电池预热请求和远程上高压请求,控制整车高压上电;
S6,整车高压上电完成后,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设置的预热目标温度和电池实际温度,控制电池包加热附件进行电池加热;
S7,车载网络终端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预热状态经过车联网服务平台反馈至智能移动终端;预热完成后,提醒用户用车;
S8,用户上车,开始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行车计划设置和电池预热设置,包含以下步骤:
S101,用户在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上选择是否开启远程电池预热模式;
S102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温度阀值T1;若是,进入步骤S104;若否,进入步骤S103;
S103,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文字提示“本功能仅支持在T1℃以下开启”,并进入步骤S112;
S104,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根据OBC上传的充电枪插入状态信号判断车辆是否插入慢充枪,若是,进入步骤S105;若否,进入步骤S108;
S105,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询问用户的出行计划,包括计划出行时间、预计行驶里程、预计行车时长;
S106,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判断用户是否是短途出行:判断预计行程里程是否大于阀值s1 km或预计行车时长是否大于阀值t1 min,若是,进入步骤S107;若否,进入步骤S110;
S107,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远程电池预热模式设置成功,远程电池预热模式开启;
S108,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判断电池SOC是否大于阀值k,若是,进入步骤S105;若否,进入步骤S109;
S109,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文字提示“电量过低,建议插上慢充枪后开启”,并进入步骤S112;
S110,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文字提示文字提醒“短途行车开启预热可能造成电池耗电量增加,请确认是否开启”;
S111,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判断用户是否选择“确认开启”;若是,进入步骤S107;若否,进入步骤S112;
S112,车载MP5或智能移动终端的远程电池预热模式开关自动关闭。
2.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远程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联网服务平台后台预约存储和计时,包含以下步骤:
S201,用户在智能移动终端设置电池远程预热成功,智能移动终端将预约信息发送至车联网服务平台,然后进入步骤S204;
S202,用户在车载MP5设置电池远程预热成功,进入步骤S203;
S203,车载网络终端转发用户在MP5上设置的预约信息至车联网服务平台,然后进入步骤S204;车辆下电后TBOX和MP5可进入休眠状态;
S204,车联网服务平台存储用户预约信息;
S205,车联网服务平台根据目标电池加热温度和环境温度查表估算电池加热时间t1;
S206,车联网服务平台进行后台计时,计时截止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计时截止时刻=计划出行时刻-估计电池加热时间t1-估计充电时间t0;
S207,车联网服务平台判断是否到达计时截止时间;若是,进入步骤S208;若否,返回步骤S206;
S208,车联网服务平台计时完成,唤醒TBO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9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