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684.0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文翊;高广博;苏鹏;孙国正;李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B60R25/0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待机 钥匙 唤醒 车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钥匙和电磁波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遥控钥匙,用于生成并发送电磁波;
所述电磁波接收装置,为等离子共振电磁参数增强双金属-介质异质材料,用于接收遥控钥匙发送的电磁波后开启车门并唤醒车辆或关闭车门;
所述等离子共振电磁参数增强双金属-介质异质材料为等离子共振电磁增强Co/Fe/C异质材料,其有效组分为Co,Fe和C,钴铁原子比为6.12~47.08,C原子百分含量为11~66.66%;该材料为在表面包覆C的Co粒子的表面沉积Fe/C核壳纳米晶,形成具有草莓状的表面等离子体;Co粒子为六方晶系,形状为纤维状或分级花状结构中的一种;Fe为立方晶系的纳米晶,其直径为20~470nm;该材料是在2~18GHz频率范围内,该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相对于分级前驱物Co分别增加0.5~5.8和5.5~32000倍,磁导率实部和虚部相对于分级前驱物Co分别增加0.4~3.7和0.02~46.4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所述遥控钥匙包括与电路板分别电连接的控制芯片、红外接收器、电源、解码放大器、红外发生器和按键接收器,所述按键接收器外部连接有相应功能的控制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射频电磁波发生装置,所述射频电磁波发生装置包括电子流生成模块和电磁波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电子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电子流;
所述电磁波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电磁波,该模块设有入射部,在所述入射部内设置有拦截电子并改变电子行进方向的变向机构与改变电子速度与行进方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远离电子流生成模块的一端为阳极端,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市电连接的电感线圈和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向阳极端的高压整流二极管,所述电感线圈和所述高压整流二极管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部为径向截面为梯形的空心圆柱金属体,其直径较大一端为出射端,所述出射端为敞口设置,其直径较小一端为入射端,所述入射端为密闭设置,所述入射端端面的中部开有装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流生成模块内设有以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插入到所述装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为金属制圆锥体,其圆锥体的顶角指向电子流生成模块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通过至少一个支架固定在所述入射部内,所述支架的一端与变向机构连接,其另一端与入射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T形包括横向部与竖向部,所述竖向部的一端与变向机构连接,所述横向部的一端与电子流生成模块连接,所述横向部的另一端与入射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端为环状结构,所述阳极端与出射端之间设有绝缘件。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待机无钥匙唤醒车辆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遥控钥匙生成并发送电磁波;
通过等离子共振电磁参数增强双金属-介质异质材料的电磁波接收装置,接收遥控钥匙发送的电磁波后开启车门并唤醒车辆或关闭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6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