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轴穿线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0927.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佑喜;吴昊;王峰;胡宝峰;俞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96 | 分类号: | H01F41/096;H01F41/082;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嘉兴鼎鸿智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529 | 代理人: | 朱怡蔓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穿线 夹持 机构 | ||
一种主轴穿线夹持机构包括一个机台,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绕线驱动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驱动装置一端的绕线架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驱动装置与绕线装置中的进线夹持结构,所述绕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的固定轴承座,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轴承座中的内轴套,一个穿设在所述内轴套中的转轴,以及一个连接所述转轴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绕线架装置包括一个铰接在所述转轴一端的绕线手臂,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手臂与内轴套之间的张开导向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驱动绕线手臂的张开驱动结构。本主轴穿线夹持机构简化了设备结构,减小占用空间并提高安装效率,而且有效解决了绕线手臂旋转出现缠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绕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主轴穿线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骨架线圈绕线工艺都涉及到进线、绕线、扭线,切割等加工步骤,其每个步骤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组合使用,导致整体设备占用空间较大,组合安装复杂。
现有的进线结构一般通过外部张力组件配合多个导向轮导向穿过各个设备之间,避免出现进线干涉情况,但是该进线方式进线行程较长,对安装要求较高,在进线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弛现象,导致缠线绕线等故障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轴穿线夹持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主轴穿线夹持机构包括一个机台,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绕线驱动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驱动装置一端的绕线架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驱动装置与绕线装置之间的进线夹持结构,所述绕线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的固定轴承座,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轴承座中的内轴套,一个穿设在所述内轴套中的转轴,以及一个连接所述转轴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绕线架装置包括一个铰接在所述转轴一端的绕线手臂,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手臂与内轴套之间的张开导向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驱动绕线手臂的张开驱动结构,所述进线夹持结构包括一个穿设在所述转轴中心的进线通道,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手臂上的让位孔,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手臂上且与让位孔连通的空腔,一个穿设在所述空腔中的夹持块,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手臂上且驱动夹持块的线架气缸,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绕线手臂上且连通空腔的导线筒。
进一步地,所述张开导向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内轴套靠近绕线手臂一端的外扩连接部,一个铰接在所述外扩连接部且与所述绕线手臂对应设置的导向辊,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外扩连接部与绕线手臂之间且迫使绕线手臂的外壁始终抵接在导向辊上的拉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辊的宽度大于所述绕线手臂的宽度且导向辊外壁设有一个供绕线手臂一侧嵌入的环形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张开驱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平移导轨,一个设置在所述平移导轨上的滑块,一个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套设在所述转轴远离固定轴承座一端的移动轴承座,以及一个驱动所述滑块沿平移导轨移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皮带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转轴一侧且与皮带轮连接的旋转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远离绕线架装置的一端设有一个气缸座。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座中设有一个与进线通道呈直线连通的进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座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进线孔的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手臂与转轴的长度方向形成一个夹角且该夹角角度范围在0-9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一个铰接所述转轴一端且与绕线手臂对称设置的夹持手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