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0222.7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载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载邦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洲市芦***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吸式 多功能 捕蚊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包括外壳、带导气通道的机身、紫外灯带、防逃逸装置、风扇,以及诱饵盒。所述捕蚊器利用蚊子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将进风口设置在捕蚊器中部,风扇工作时,进风口处形成横向气流,风扇下方形成向上气流。所述捕蚊器拥有多种引诱蚊虫机制,其机身上的导气通道能将蚊虫诱饵分子分布于整个捕蚊器四周,使捕蚊器成为蚊虫攻击的标靶,配合紫外灯其捕蚊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所述捕蚊器拥有双重防蚊虫逃逸装置,防止蚊虫在断电情况下逃脱。上盖内侧的渔网状活性炭泡绵喷涂有纳米光触媒材料,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多功能捕蚊器可根据应用场所设计成不同的尺寸规格,以适合安放在卧室、客厅、花园、公园等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具体为一种利用蚊子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蚊虫诱饵分子分布技术、双重防蚊虫逃逸技术和空气过滤及辅助释放蚊虫诱饵的捕蚊器,此技术解决方案同样适用捕杀其他有害昆虫,如苍蝇、飞蚁、飞蛾等。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在售的捕蚊器的气流方向基本都是向下流动或横向流动的,虽然有些捕蚊器也配备有蚊虫诱饵,但是诱饵经过蚊虫收集盒后便快速的向四周扩散掉,这种结构无法使捕蚊器周身都公布有诱饵分子,因此捕蚊效率较低。还有的捕蚊器以宣传纳米光触媒产生CO2来吸引蚊子,这类捕蚊器大多存在技术滥用的问题,虽然有实验已证明CO2对蚊虫有引诱作用,但是因为空气中的有机气体含量是很少的,光触媒分解这些有机气体产生的CO2是很少的,其浓度与人呼吸产生的CO2浓度相差悬殊,对空气中CO2浓度的影响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目前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显示光触媒材料分解有机气体所产生的CO2浓度能足以吸引蚊虫,加上在气流的带动下,更无法使CO2在捕蚊器周围形成有效的诱饵分子的分布。
现有捕蚊器捕蚊效果不佳除了蚊子诱饵分子的分布问题外,没有应用到蚊子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英国哈特菲尔德皇家兽医学院的研究员已证实蚊子在飞行时,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不同于多数其他昆虫,这在其论文《Smart wing rotation and trailing-edgevortices enable high frequency mosquito flight》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而正是由于蚊子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很独特,导致现有的捕蚊器捕蚊效果不佳。
这些捕蚊器大多功能单一,并且还存在机器停止工作后蚊虫容易逃脱的问题,因此捕蚊器必须持续工作,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蚊虫诱饵分子在捕蚊器周身的分布方法,充分利用蚊子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来提高捕蚊效率;同时提供一种双重防蚊虫逃逸方案,避免捕蚊器断电后蚊虫易逃脱的问题,其中的双层防逃逸漏斗罩使风扇在低能耗水平保持大吸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利用空气的流动进行空气净化,使捕蚊器具有多功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包括上盖、集蚊盒、带导气通道的机身、UVA光源、防逃逸装置、风扇,以及诱饵盒,底座上有设置有一个电源接口,通过单独配备的一个电源适配器供电。
所述捕蚊器利用了蚊子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将进风口设置在捕蚊器的中段机身上,风扇安装在进风口上方的机身内,在风扇的转动下,空气先在进风口处形成横向气流,在风扇下方形成由下向上的气流。
所述捕蚊器拥有UVA LED紫外灯、蚊虫诱饵盒和光触媒辅助释放CO2三重诱蚊虫机制。其中UVA LED紫外灯带安装在机身内层壁,进风口与风扇之间,光源朝机身中心线向下与机身呈一定的夹角,确保紫外光的强度且不会直接照射到人眼;蚊虫诱饵盒安放在底座上的诱饵盒卡座内,诱饵盒上有卡扣,诱饵盒放入诱饵盒卡座内后,旋转诱饵盒以将诱饵盒锁定或解锁,该蚊虫诱饵盒的盖子可取下,以进行清洗和重新添加引诱剂;该捕蚊器的上盖内侧还覆盖有一层涂有纳米光触媒材料的空气净化泡绵,紫外灯光线透过风扇风叶的间隙和防逃逸漏斗罩照射到空气净化泡绵上,纳米光触媒材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具有较强的活性,分解气流中的有机有害气体和病菌,可产生少量的CO2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载邦,未经陈载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