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0222.7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载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载邦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洲市芦***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吸式 多功能 捕蚊器 | ||
1.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包括:
上盖、具有中部进风口的机身、导气通道、底座、集蚊盒、风扇、防逃逸漏斗罩、电缆套管;
拥有UVA LED紫外灯、蚊虫诱饵盒和光触媒辅助释放CO2三重诱蚊虫方式;
拥有辅助净化空气功能的喷涂有纳米光触媒材料的空气净化泡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
进风口在捕蚊器中部,上侧为弧形面(或斜面),弧形面(或斜面)的末端即是导气通道的入风口;
机身由内外两层构成,进风口将机身分隔成多个能使空气向下流动的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为机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入风口的两侧呈弧形面或斜面,弧形面或斜面的顶端有螺丝孔,末端有机身卡扣,底座插在卡扣上与机身相连;上盖和集蚊盒分别以螺纹或卡扣的方式与机身和底座的组合体相连。
靠近电源接口的一个导气通道内有电缆套管或电缆盖板,电缆套管或电缆盖板通过导气通道内的卡扣(或卡槽)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
风扇设置在进风口机身内层的顶端,风扇产生的气流先是从机身中部的进风口横向进入,然后由下向上流动,在机身内经多个不同的排风口排出。同时,蚊虫诱饵经过诱饵散发孔挥发,含有诱饵分子的气流一部分经上盖的排气口排出,另一部分经导气通道进入到捕蚊器底部,再经集蚊盒和底座上的防逃逸网排向空气中,最终使捕蚊器机身周围布满蚊虫诱饵分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上盖的上边和侧边设置有多个排气口,风扇产生的气流主要从上盖的排风口排出,同时,上盖的内表面覆盖有一层涂有钛纳米光触媒材料的空气净化泡棉,空气净化泡棉可从上盖内取下进行清洗,凉干后可再安放到上盖内侧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捕蚊器配置有一个蚊虫诱饵盒,诱饵盒可安放在底座上的凹陷的诱饵盒卡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
防逃逸漏斗罩为一个具有上栏杆和下栏杆的双层结构有长孔的漏斗形装置,上栏杆与下栏杆的宽度比为1∶1,长度比为1∶2至1∶3的区间,上层与下层的孔宽比为1∶1。
防逃逸漏斗罩的螺丝孔位与风扇上的螺丝孔位相一致,防逃逸漏斗罩倒置安放在风扇上,用螺丝穿过防逃逸漏斗罩和风扇的螺丝孔位,将其一起固定在机身上。
7.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5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集蚊盒、导气通道、防逃逸漏斗罩和上盖组成双重防蚊虫逃逸系统,集蚊盒和导气通道构成第一重防逃逸装置,防逃逸漏斗罩和上盖组成第二重防逃逸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紫外灯带安装在机身内层,进风口与风扇之间,光源朝机身中心线向下与机身呈一定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吸式多功能捕蚊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净化泡绵为渔网状活性炭泡绵(也称为蜂窝状活性炭泡绵),泡绵上喷涂有空化空气及辅助释放CO2分子的纳米光触媒材料;当空气净化泡绵注重杀灭病菌时,泡绵上喷涂的纳米光触媒材料可替换为纳米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载邦,未经陈载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2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