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盾构工程泥膜强度和闭气性的电泳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39762.3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殷孝天;张敬宇;朱悦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C25D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盾构 工程 强度 闭气 电泳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提高盾构工程泥膜强度和闭气性的电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输送系统(1)、泥浆(2)、压力舱(3)、阴极电板(4)、阳极电板(7)以及盾构刀盘(8);
所述泥浆(2)是由粗粒材料(10)、膨润土颗粒(9)以及水按照比例配置而成,其中膨润土颗粒(9)带有负电荷;在高压作用下渗入地层,在开挖面(14)处形成泥膜(5);
所述阴极电板(4)布置在盾构刀盘(8)表面;
所述阳极电板(7)两块为一组,两组电极按0.8m~1.2m间隔均匀布置在盾构穿越地层两侧,距离盾构机0.3m~1m,通电时两组阳极电极(7)一同工作;
所述阳极电板(7)采用可减少电腐蚀的电动土工合成材料。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电泳系统的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在盾构刀盘上布置阴极电板(4),阳极电板(7)按0.8m~1.2m间隔均匀布置在盾构穿越地层(6)两侧;
步骤2:泥浆(2)通过泥浆输送系统(1)先到达压力舱(3),再透过盾构刀盘(8)到达地层开挖面(14);
步骤3:在泥浆(2)的渗滤作用下,于地层开挖面(14)上形成未经强化的初期无电泳泥膜(12);
步骤4:待无电泳泥膜(12)状态稳定后,给阴极电极(4)和阳极电极(7)通电,一段时间后,无电泳泥膜(12)的厚度、致密性和闭气性增加,形成高强的有电泳泥膜(13);
步骤5:高强的有电泳泥膜(13)形成后,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一环的掘进工作完成后,阳极电板(7)回收,再依次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盾构工程泥膜强度和闭气性的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有电泳泥膜(13)的形成方法:泥浆(2)在泥浆输送系统(1)的作用下到达地层开挖面(14),在泥浆(2)的渗滤作用在开挖面(14)上先形成未经强化的初期无电泳泥膜(12),此时,将阴极电板(4)与阳极电板(7)通电,泥浆(2)中带负电的膨润土颗粒(9)在电泳作用下向阳极电板(7)迁移,使得泥膜(5)中的小孔隙得到进一步地填充和堵塞,泥膜(5)的致密性提高;并且这些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不断向地层(6)内部和泥膜(5)表面迁移堆积,使得泥膜(5)厚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增加,改善其力学性能,强度和闭气性得到提高。
4.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盾构工程泥膜强度和闭气性的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阳极电板(7)两块为一组,两组电极按0.8m~1.2m间隔均匀布置在穿越地层(6)两侧即位置I以及位置II处,以减小对盾构施工的影响;盾构机每掘进一环,就将对应的一组阳极电极(7)拔出,并按照0.8m~1.2m间隔布置在位置III处,循环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97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