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模具、脱模系统及脱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5741.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云;韩峰;余春林;邓建军;鲍志辉;张开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6;B29C45/33;B29C45/43;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注塑 模具 脱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模具、脱模系统及脱模方法,涉及电池塑壳生产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注塑静模上配置有脱模顶杆,注塑动模上侧面朝向注塑静模,注塑动模的上侧面为光滑面,注塑动模的下侧配置有用于驱动注塑动模升降的主动力装置;注塑动模升降路径区域的一侧配置有用于传感检测电池塑壳脱模状态的脱模传感装置和用于吹走电池塑壳的横吹机构;注塑动模的另一侧配置有传输带,传输带与注塑动模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电池塑壳掉落平衡的纵向检测辅助机构。本发明通过设计倒置化电池塑壳模具,并采用横向监测、吹气,以及辅助的纵向检测、辅助吹气,使得电池塑壳能够以较为正立的姿态落在传输带上,减少后续电池塑壳的摆正等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塑壳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模具、脱模系统及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塑壳是蓄电池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而现有的电池塑壳一般都是采用直接注塑成型的工艺进行加工生产的。在电池塑壳脱模后,需要对脱模后的电池塑壳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就要将电池塑壳摆放到流水线传输带上,进而便于进行后续工序。
现有的电池塑壳注塑装置,在脱模时,一般与流水线传输带分离,需要人工将加工好的电池塑壳摆放到流水线传输带上。还有就是将注塑装置直接安装在流水线传输带上方,注塑完成后进行脱模,直接将电池塑壳脱落在流水线传输带上。但直接从上方脱落掉下的电池塑壳,在坠落至传输带上,很容易倾倒或非底侧面接触传输带,还需要后续将电池塑壳摆正,仍然导致后续工序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模具、脱模系统及脱模方法,通过设计倒置化电池塑壳模具,并采用横向监测、吹气,以及辅助的纵向检测、辅助吹气,使得电池塑壳能够以较为正立的姿态落在传输带上,减少后续电池塑壳的摆正等工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模具,注塑静模上开设有用于注塑成型的电池塑壳注塑型腔结构,注塑静模上配置有脱模顶杆,注塑静模的底部配置有用于注塑电池塑壳液体原料的注塑嘴;注塑动模上侧面朝向注塑静模,注塑动模的上侧面为光滑面,注塑动模的下侧配置有用于驱动注塑动模升降的主动力装置;注塑动模升降路径区域的一侧配置有用于传感检测电池塑壳脱模状态的脱模传感装置和用于吹走电池塑壳的横吹机构;注塑动模的另一侧配置有传输带,传输带与注塑动模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电池塑壳掉落平衡的纵向检测辅助机构。
作为本发明中电池塑壳注塑模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脱模顶杆的外侧端配置有顶杆驱动装置,注塑静模的两侧配置有用于加固定位注塑静模的固定边架。
作为本发明中电池塑壳注塑模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脱模传感装置的一侧面嵌入配置有上位光电传感器、下位光电传感器,上位光电传感器位于下位光电传感器的上侧,上位光电传感器水平高度超出下位光电传感器水平高度50~100mm。
作为本发明中电池塑壳注塑模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位光电传感器的水平位置低于注塑静模最低点的水平位置。
作为本发明中电池塑壳注塑模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横吹机构包括高压气泵和连接在高压气泵上若干个均匀分布同一水平面上的侧吹气嘴,侧吹气嘴位于下位光电传感器的下侧位置。
作为本发明中电池塑壳注塑模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纵向检测辅助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纵向光电传感器,纵向光电传感器向上进行光电信息检测;纵向检测辅助机构包括若干纵向均匀分布的辅助吹气模块,辅助吹气模块的吹气方向朝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脱模系统,注塑系统获取脱模传感装置、纵向光电传感器传感检测到的信息信号,注塑系统驱动控制主动力装置、顶杆驱动装置、横吹机构以及辅助吹气模块。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塑壳的注塑脱模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5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