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33085.4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杰;金锋;乐薇;张晗;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黎伟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dmos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器件包括:衬底,其中形成有第一阱掺杂区和第二阱掺杂区,第一阱掺杂区中形成有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第二阱掺杂区中形成有第三重掺杂区,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中形成有金属硅化物层;栅极,其形成于栅氧上,栅氧形成于衬底上;第一金属连线,其底部与金属硅化物层连接;第二金属连线,其底部与第三重掺杂区连接;Z字型阻挡层,其上部与栅极连接,其底部与第二阱掺杂区连接,其底部被第二金属连线截成两段,Z字型阻挡层的上部和底部之间的部位与栅极的侧墙连接。本申请提供的LDMOS器件可在减小Rsp的同时提高器件的BV,在提高器件适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其电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L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LDMOS器件由于易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器件的制造工艺兼容,且具有耐高压,大电流驱动能力和极 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驱动、电源管理等领域。
参考图1,其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 所示,衬底110中形成有第一阱掺杂区101和第二阱掺杂区102,第一阱掺杂区101 中形成有第一重掺杂区1001和第二重掺杂区1002,第二阱掺杂区102中形成有第三 重掺杂区1003,第一重掺杂区1001、第二重掺杂区1002和第三重掺杂区1003中形 成有金属硅化物层140,金属硅化物层140与金属连线150连接,衬底110上形成有 栅氧120,栅氧120上形成有栅极130,栅极130的周侧形成有侧墙121,栅极130 的一侧形成有“Z”字型的阻挡层(salicideblock,SAB)160,阻挡层160覆盖了栅 极130的顶部和侧墙121的部分区域,且其底部与第三重掺杂区1003具有交叠的区 域。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LDMOS器件结构中,有四个数值对于其电学参 数具有影响:(1)沿栅极130长度方向上,阻挡层160超出栅极130的宽度A,器件 的击穿电压(break voltage,BV)和特征导通电阻(specific on-resistance,Rsp)随该 宽度A的增加而提高;(2)沿栅极130长度方向上,阻挡层160离最近的金属连线 150的距离B,器件的Rsp随距离B的增加而提高;(3)与阻挡层160具有交叠区域 的第三重掺杂层1003的深度Yj以及交叠区域沿栅极130长度方向上的宽度Xj,器件 的BV随深度Yj的增加而降低,器件的Rsp和BV随深度Yj的增加而降低。
由上述可知,相关技术中提供的LDMOS器件,由于距离B、宽度Xj和深度Yj较大,从而导致器件的BV和Rsp较小,电学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提供的LDMOS器件应用电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DMOS器件,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中形成有第一阱掺杂区和第二阱掺杂区,所述第一阱掺杂区中形成有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所述第二阱掺杂区中形成有第三重掺杂区,所述 第一重掺杂区和所述第二重掺杂区中形成有金属硅化物层;
栅极,所述栅极形成于栅氧上,所述栅氧形成于所述衬底上;
第一金属连线,所述第一金属连线的底部与所述金属硅化物层连接;
第二金属连线,所述第二金属连线的底部与所述第三重掺杂区连接,所述第三重掺杂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金属连线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3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胡杨苗非生物胁迫试验的盐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撞室外地上消防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