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管理的电机模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1673.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卢佳;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58/27;B60K11/02;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33;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理 电机 模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管理的电机模式控制方法,根据车辆状态、环境温度、电机出口温度、电池包的加热需求划分电机模式,通过电机模式判断结果控制阀的通断,实现了电机的4种模式的自动切换过程,配合电机热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电机余热的充分利用;无需增加任何成本;对温度增加滞回区间有效地解决了电机模式频繁切换的缺陷。本发明实现了电机热量既可以蓄热、散热,也可以加热电池的目的,使得电机热量根据复杂多样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灵活利用;及时散出、利用、积累电机热量,提高了电机热量的利用效率,增强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模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管理的电机模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主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不断升高,同时汽车的智能功能领域不断增多。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电机的动作产生巨大热量,同时,电动汽车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如冬季)行驶时,为保证汽车续驶里程,电池包加热需求增高,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机动作产生的热量,一般的采取措施是将电机热量散出,也有的将其产生的热量用于电池包的加热,在利用电机产生的热量对电池包加热时,无疑地会涉及到电机模式的转换,目前很少有专利对电机模式及其自动转换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热管理的电机模式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功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热管理的电机模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上电,车辆为非充电停止状态,电机为无需求模式;检测到车辆由非充电停止状态跳变到其它状态的跳变时,对电机的模式进行初次判断;
S2:在初次判断中根据环境温度判断车辆由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进入第一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或第二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根据电机出口温度、电池包温度、车辆状态、电池包加热需求判断电机的模式是否为散热模式、蓄热模式、余热利用模式、无需求模式中的一种;若否则重复执行本步骤;若是则车辆由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跳变到电机模式继续判断状态,对电机的模式进行继续判断;
S3:在继续判断中根据加入了温度滞回区间的环境温度判断车辆由电机模式继续判断状态进入第一电机模式继续判断状态或第二电机模式继续判断状态,以及是否在第一电机模式继续判断状态与第二电机模式继续判断状态之间切换,根据电机出口温度、电池包温度,以及车辆状态、电池包加热需求判断电机的模式;若电机不满足模式切换条件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直至满足模式切换条件后改变电机的模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S2中,具体步骤为:
S21: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大于T1;若环境温度小于等于T1,则车辆由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进入第一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执行步骤S22;若环境温度大于T1,则车辆由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进入第二电机模式初次判断状态,执行步骤S25;
S22:判断电机出口温度是否大于T2;若电机出口温度大于T2,则电机为散热模式;若电机出口温度小于等于T2,则执行步骤S23;
S23:判断车辆是否为行车状态且电池包是否有加热需求;若车辆不为行车状态或电池包没有加热需求,则电机为无需求模式;若车辆为行车状态且电池包有加热需求,则执行步骤S24;
S24:判断电机出口温度是否大于电池包温度加T3;若电机出口温度大于电池包温度加T3,则电机为余热利用模式;若电机出口温度小于等于电池包温度加T3,则电机为蓄热模式;
S25:判断车辆是否为行车状态;若车辆为行车状态,则电机为散热模式;若车辆不为行车状态,则执行步骤S26;
S26:判断电机出口温度是否大于T4;若电机出口温度大于T4,则电机为散热模式;若电机出口温度小于等于T4,则电机为无需求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3中,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