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铁车鱼雷罐加盖高炉智能出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0450.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7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国;刘权;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24;C21B7/14;B22D4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铁车 鱼雷 加盖 高炉 智能 出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铁车鱼雷罐加盖高炉智能出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罐盖控制模块、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混铁车行走控制模块、高炉状态跟踪模块、高炉出铁计划模块、高炉自动出铁控制模块以及铁水计量控制模块;所述罐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鱼雷罐罐盖上升、下降以及前后、左右平移;所述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高炉出铁计划、钢厂生产计划,编制、调整混铁车调度计划;所述混铁车行走控制模块:根据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编制的混铁车调度计划、高炉出铁计划模块,控制混铁车的行走,该技术方案通过加强对混铁车的调度,加快鱼雷罐的周转、同时使用高炉自动出铁技术以及对罐盖的移动控制,达到减少运输过程中铁水温度损失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铁车鱼雷罐加盖高炉智能出铁系统,属于冶金自动化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铁厂生产铁水一般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铁水温度的损失,尤其是当前大规模采用加大废钢比的冶炼技术的推广,减少铁水温度损失显得更为重要,减少温度损失间接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环保、降耗和低成本的目的;为了减少温度的损失,一般采用加强运输铁水罐运输管理、提升鱼雷罐的周转、铁水罐加盖保温,以减少温度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混铁车鱼雷罐加盖高炉智能出铁系统,该技术方案通过加强对混铁车的调度,加快鱼雷罐的周转、同时使用高炉自动出铁技术以及对罐盖的移动控制,达到减少运输过程中铁水温度损失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混铁车鱼雷罐加盖高炉智能出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罐盖控制模块、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混铁车行走控制模块、高炉状态跟踪模块、高炉出铁计划模块、高炉自动出铁控制模块以及铁水计量控制模块;
所述罐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鱼雷罐罐盖上升、下降以及前后、左右平移;
所述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高炉出铁计划、钢厂生产计划,编制、调整混铁车调度计划;
所述混铁车行走控制模块:根据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编制的混铁车调度计划、高炉出铁计划模块,控制混铁车的行走;
所述高炉状态跟踪模块:用于跟踪高炉的生产状态;
所述高炉出铁计划模块:根据铁厂高炉生产、钢厂转炉生产的计划和实际状况,编制高炉出铁计划;
所述高炉自动出铁控制模块:根据高炉出铁计划模块、高炉的生产实际状况和混铁车所在的位置和状况,来控制高炉的自动出钢;
所述铁水计量控制模块:用于计量在高炉出铁过程中,鱼雷罐内的铁水重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罐盖控制模块包括行走装置、转动架、行走驱动装置以及俯仰驱动装置,其中,行走装置连接罐盖,用于罐盖的前后行走;行走装置通过转动家连接行走驱动装置,转动架,用于罐盖的左右转动;行走驱动装置用于行走装置的驱动,包括驱动的减速电机及其控制程序子模块;俯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罐盖的仰起和俯下动作,包括电液推杆及其控制程序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控制步骤如下:
步骤1:高炉出铁计划模块根据高炉的生产状态、钢厂的生产计划(来自炼钢Mes系统)编制/调整高炉出铁计划,包括出铁号(出铁的顺序号)、高炉炉座号、出铁口号、计划出铁量、出铁时间、铁水去向(炼钢厂对应的倒罐位,有的采用一罐到底技术的,直接对应转炉的炉座号)等信息;
步骤2:混铁车计划管理模块根据高炉出铁计划,编制/调整混铁车调度计划,合理安排混铁车的周转,最大限度的加快混铁车的使用效率,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铁水温度损失;计划的内容包括;内容包括混铁车调度计划号、混铁车号、出铁号、高炉号、鱼雷罐罐号一、鱼雷罐罐号二、出铁口号一、出铁口号二、计划出铁量一、计划出铁量二、出铁时间、铁水去向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0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