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1953.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达;曾宪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昭达 |
主分类号: | B66B5/18 | 分类号: | B66B5/18;B66B5/28;B66B7/02;B66B7/06;B66B7/08;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修远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平衡 系统 | ||
1.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包括轿厢(1)和梯井(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重架(3)和板带(4);梯井(2)上设有板带滑轮(5);轿厢(1)顶部的两侧均与板带(4)连接,板带(4)绕过板带滑轮(5)与对重架(3)连接;对重架(3)与轿厢(1)两者之间连接有对重绳(7);轿厢(1)与梯井(2)之间通过第一导向结构(11)相适配,对重架(3)与梯井(2)之间通过第二导向结构(10)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顶部的每一侧至少设有两个与板带(4)端部相连接的第一支座(8);第一支座(8)包括与轿厢(1)连接的支架结构件(81),支架结构件(81)上连接有缠绕部(84),缠绕部(84)上连接有竖板(85),板带(4)绕过缠绕部(84)并位于竖板(85)两侧;第一支座(8)还包括将竖板(85)和板带(4)夹在中间的第一夹板(82);第一夹板(82)与竖板(85)凹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带(4)为复合碳纤橡胶板带;所述对重绳(7)上还设有联系电缆;还包括外联电缆(6);外联电缆(6)一端与所述轿厢(1)连接,另一端穿出至所述梯井(2)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3)上设有第二支座(9),板带(4)与第二支座(9)连接;第二支座(9)包括与对重架(3)连接的基板(93),基板(93)上设有分别上、下布置且凹凸配合的横板(91)和第二夹板(94);所述横板(91)与基板(93)连接,横板(91)和第二夹板(94)将板带(4)夹在中间;横板(91)的两端均设有与板带(4)相接触的平滑过渡部(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包括第一滑轨(111)和第一套轨(112),第一套轨(112)滑动套设在第一滑轨(111)的外侧;第一滑轨(111)与梯井(2)连接,第一套轨(112)与轿厢(1)连接;第一滑轨(111)与第一套轨(112)之间设有第一滚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0)包括第二滑轨(102)和第二套轨(101),第二套轨(101)滑动套设在第二滑轨(102)外侧;第二滑轨(102)与梯井(2)连接,第二套轨(101)与对重架(3)连接;第二滑轨(102)与第二套轨(101)之间设有第二滚动件(1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102)和第二套轨(101)为一对且分别设置在对重架(3)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10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缓冲限位件(12),缓冲限位件(12)与第二套轨(101)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井(2)内设有对重架缓冲器(13)和轿厢缓冲器(14);对重架缓冲器(13)和轿厢缓冲器(14)两者分别位于对重架(3)和轿厢(1)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能电梯对重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3)为重量可调的对重架,其包括外框(31),外框(31)一侧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槽口,外框(31)的内腔中装设有若干压重块(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昭达,未经曾昭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19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能电梯的轿厢总成
- 下一篇:集成三维振动主动控制功能的高速高精密电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