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撕裂串联恒功率电伴热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6640.2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业;黄海琴;王友香;夏喜明;彭习松;徐立宁;陈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1B7/18;C08L27/18;C08L33/26;C08K3/34;C08K5/349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1 | 代理人: | 张婉 |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撕裂 串联 功率 热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撕裂串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镀锡铜导体,每组所述镀锡铜导体外依次包裹有低电阻过渡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两组包裹有低电阻过渡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的镀锡铜导体外共同包裹有PTC层,所述PTC层外包裹有抗撕裂混合编织层,所述抗撕裂混合编织层外包裹有加强护套层,所述加强护套层中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道,每个所述通道中填充有高强度芳纶纱填充绳。本发明实现了与聚全氟乙丙烯基体间有效的相容,提高了成品护套层材料的力学稳定性,本发明的方法创新性好,且不需要加入稳定剂也可以实现更高的稳定性强度,具有显著的进步,同时在物理结构和化学材料上实现了抗撕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撕裂串联恒功率电伴热带。
背景技术
聚全氟乙丙烯的抗蠕变性能较差,传统方法可加改一些填充物改性使其强度和蠕变都得到改善,常用的填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等,它的电性能较好,是非常优异的电绝缘材料,即使在水中长是时间浸泡后它的表面电阻率也无变化,它的热稳定性也较强,熔融温度通常在265-270℃之间,F46的耐辐射性比PTFE大10-100倍,有着非常优异的抗辐射性能,铁氟龙F46的化学性能也非常优秀,并且有着优异的耐候性,耐紫外线性,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
铁氟龙F46表面能极低,也有着较好的表面不粘性和较低的摩擦系数,可以作为优良的脱模村料,对水的接触角大而粘接能力小的固体均为难粘材料,需要经表面耐腐蚀处理才有一定的粘接力,如采用一些特殊的粘接剂对其做表面处理后,才能跟其它材料粘接,因此铁氟龙F46与大部分原料添加剂的相容性很差,如果直接共混挤出使用,稳定性会大大降低,而由于其绝缘性好,阻燃性好,介电常数低,在电缆护套材料中又不可避免的使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强度,提高护套的保护效果,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撕裂串联恒功率电伴热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抗撕裂串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镀锡铜导体,每组所述镀锡铜导体外依次包裹有低电阻过渡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两组包裹有低电阻过渡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的镀锡铜导体外共同包裹有PTC层,所述PTC层外包裹有抗撕裂混合编织层,所述抗撕裂混合编织层外包裹有加强护套层,所述加强护套层中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道,每个所述通道中填充有高强度芳纶纱填充绳。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撕裂串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裂混合编织层是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编织而成。
所述加强护套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三羟甲基丙烷2-4、聚全氟乙丙烯150-180、煅烧膨润土27-30、2,3-吡啶二甲酸2-4、丙烯酰胺40-50、过氧化二异丙苯1-2、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6-8、三乙胺0.8-1。
所述加强护套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醇分散液;
(2)取2,3-吡啶二甲酸,与丙烯酰胺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5-7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90-110℃,加入醇分散液,保温反应5-7小时,出料冷却,得聚合物乳液;
(3)取煅烧膨润土、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3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与上述聚合物乳液混合,超声1-2小时,抽滤,将滤饼水洗,真空干燥3-4小时,出料冷却,得改性膨润土;
(4)取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与改性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150-160℃,加入三乙胺,保温搅拌1-2小时,冷却至常温,与聚全氟乙丙烯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即得所述加强护套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高层建筑水暖间管道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