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15246.7 | 申请日: | 2021-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B23Q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上下 系统 | ||
1.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包括数控机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机械手(1),所述机械手(1)上连接有夹取机构(3),所述夹取机构(3)包括连接于机械手(1)的转接板(301)、连接于转接板(301)的气动夹爪(302),所述数控机床(2)沿着机械手(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机械手(1)的一侧设有传输机构(4),所述传输机构(4)包括并排设置的主动辊(401)和从动辊(402),所述主动辊(401)和从动辊(402)上绕设有传输带(404),所述主动辊(401)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主动辊(401)转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背离其传输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上沿着传输机构(4)的传输方向依次连接有储料框(502)、安装架(503)和运送机构(8),所述储料框(502)上连接有放料机构(6),所述安装架(503)上连接有扭转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6)包括水平滑移连接在储料框(502)内的挡板(601)、连接于储料框(502)的放料驱动件,所述储料框(502)用于储存水平放置的工件,所述储料框(502)的底部开有放料口(5021),所述挡板(601)用于遮挡放料口(5021),所述放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挡板(601)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机构(7)包括沿着传输机构(4)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扭转组件(701)和第二扭转组件(702),所述第一扭转组件(701)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7011)、两个竖向设置的夹杆(7012),所述安装架(503)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安装板(7011)水平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7013),所述安装板(7011)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夹杆(7012)升降的第一气缸(7015),两个所述夹杆(7012)用于夹紧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转组件(701)的下方设有若干水平的传输辊(14),所述传输辊(14)的轴向垂直于传输机构(4)的传输方向,所述工作台(5)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传输辊(14)转动的传输电机(5061),所述第二扭转组件(702)包括连接于工作台(5)的翻转电机(7021)、连接于翻转电机(7021)输出轴的翻转架(7022)、所述翻转电机(7021)的轴向平行于传输辊(14)的轴向,所述翻转架(7022)包括用于承托工件的第一翻转板(70221)、固定连接于第一翻转板(70221)的第二翻转板(70222),当翻转架(7022)翻转前,所述第二翻转板(70222)竖向设置且抵触工件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机构(8)包括竖向设置的运输板(801)、转动连接于工作台(5)的转动座(802),所述运输板(801)上连接有用于间歇性吸附工件的真空吸盘(8011),所述转动座(802)上连接有运送气缸(8021),所述运送气缸(802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运输板(801),所述工作台(5)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座(802)水平转动的运送电机(80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框(502)上设有振动电机(5024),所述储料框(502)的底部柔性连接有放料斗(504),所述放料斗(504)内设置有放料组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放料斗(504)内的转轴(901)、固定连接在转轴(901)上的转片(902),所述转片(902)沿着转轴(901)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所述转轴(901)的轴向平行于储料框(502)内工件的轴向,所述放料斗(504)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901)转动的放料电机(9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52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能接收平台、充电系统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