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单元升级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13154.5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冰;何磊;顾晓强;归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4;G06F8/65;G06F8/7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治东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单元 升级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单元升级方法、装置及车辆。其中,车辆的控制单元升级方法,包括:车辆上电后,车载联网单元从服务器下载固件升级包;在下载完成后,向控制单元发送传输请求,以在所述控制单元在判断满足接收条件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所述固件升级包;检测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的所述固件升级包是否完成,以便在所述固件升级包传输完成后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固件升级包进行升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升车辆的控制单元的升级的效率和成功率,并且,提高了固件升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单元升级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自动驾驶领域,车辆如卡车,其具有的特殊属性和使用环境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而且相对于乘用车,卡车实现自动驾驶更有意义、带来附加价值更高。与此同时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道路的工况复杂性、法律法规配套性、以及自动驾驶功能的迭代性等问题,自动驾驶软件需要不断的迭代升级。同时自动驾驶往往拥有相应的控制单元,软硬件相对复杂,固件升级的效率低且存在在线升级易失败的情况。另外,用户点击升级后,便进行下载升级,该过程时间长且耗电量大,容易导致车辆的电池亏电,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单元升级方法、装置及车辆。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单元升级方法,包括:
车辆上电后,车载联网单元从服务器下载固件升级包;
在下载完成后,向控制单元发送传输请求,以在所述控制单元在判断满足接收条件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所述固件升级包;
检测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的所述固件升级包是否完成,以便在所述固件升级包传输完成后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固件升级包进行升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车辆上电后,车载联网单元从服务器下载固件升级包,包括:
车辆上电后,所述车载联网单元判断控制单元当前的固件版本是否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固件版本匹配;
如果不匹配,则基于所述服务器提供的下载地址,从所述服务器下载最新版本的所述固件升级包;
将所述固件升级包写入所述车载联网单元的存储器中,并在写入成功后,完成下载。
在一些示例中,在下载完成后,向控制单元发送传输请求,以在所述控制单元在判断满足接收条件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所述固件升级包,包括:
在下载完成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分包传输请求,以便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车辆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接收条件,并在判断满足所述接收条件时向所述车载联网单元反馈允许分包传输应答,所述车载联网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反馈的允许分包传输应答后,对所述固件升级包进行分包,并分别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
在一些示例中,在下载完成后,向控制单元发送传输请求,以在所述控制单元在判断满足接收条件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所述固件升级包,包括:
在下载完成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整包传输请求,以便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车辆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接收条件,并在判断满足所述接收条件时向所述车载联网单元反馈允许整包传输应答,所述车载联网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反馈的允许整包传输应答后,传输所述固件升级包给所述控制单元。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的所述固件升级包是否完成,以便在所述固件升级包传输完成后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固件升级包进行升级,包括:
检测是否成功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完成所述固件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际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口自动插拔测试装置
- 下一篇:智能生物反馈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