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6PC及其所在基因组在制备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系统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1681.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浩;张海梁;叶定伟;田熙;瞿元元;艾合太木江·安外尔;刘王睿;宿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G01N33/573;A61K45/00;A61P35/00;G16B20/50;G16B35/00;G16B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蒋骏杰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6pc 及其 所在 基因组 制备 透明 细胞 诊断 预后 评估 系统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G6PC及其所在基因组在制备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系统中的应用,该联合基因组为ADCY10、AMY2A、CA8、CEL、CYP26A1、CYP3A4、G6PC、HAO1、HK3、HMGCS2、ITPKA、NOS1、P4HA3、PFKFB1、PSAT1、RDH8、RRM2、TYR、UGT1A7以及UROC1的联合;进一步提供了透明细胞肾癌诊断或预后评估试剂盒,还提供了一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评估系统。本发明首次鉴定并验证出G6PC将其编码蛋白葡萄糖6磷酸激酶可以作为预测预后和免疫细胞异常浸润的分子标志物,在中位随访时间超过72个月的380例来自复旦肿瘤队列的ccRCC标本和来自ICGC、TCGA、TCPA、CTPAC、RECA‑EU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中进行验证,明确G6PC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疾病进展至关重要,为新型靶向药物开发提供新的证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G6PC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中的应用,还涉及包含G6PC在内的20个基因在代谢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肾细胞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成年男性新发病例的5%,占女性新发病例的3%。据美国统计,2019年全美约有73,820例肾癌新发病例和14,770例死亡病例,我国每年新发肾癌患者约6.68万例,居泌尿系统肾透明细胞癌发病率的第二位。透明细胞肾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肾癌病理类型,约占全部肾癌患者的70-85%,约25-30%的ccRCC患者初诊即出现转移,而转移性ccRCC的5年生存率仅为32%。此外,即使是最初治疗有效的ccRCC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疾病进展,此时大部分患者将缺乏后续有效治疗。
近年来,以PD-1/PD-L1、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疗法在ccRCC治疗领域迅速兴起,并在晚期难治性疾病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2020年,ASCO GU公布了CheckMate 025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二线治疗的5年生存率高达26%,充分体现了免疫治疗的生存获益和优势,ccRCC高危患者治疗策略开始出现新篇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TKI从诱导抗肿瘤免疫正常化、抑制晚期ccRCC发展和调节肿瘤微环境(TME)等方面发挥多种作用,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肿瘤细胞和TME相互作用的深入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证据表明,免疫治疗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激活,靶向治疗等传统治疗的疗效还取决于个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强弱。因此,探索TME驱动的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提高各种现有治疗的效率,发现ccRCC治疗的新精准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TME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重新编程其代谢模式以适应缺氧、酸性和低营养的微环境。例如,肿瘤细胞表现出增强的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但降低了氧化磷酸化,这对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肿瘤浸润骨髓细胞活性有很大影响;巨噬细胞趋向于M2型极化,显示出上调的脂肪酸合成和β-氧化。肿瘤细胞促癌信号的激活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而且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还可以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代谢分泌谱和TME来偏转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功能表型,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形成。因此,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对于理解肿瘤细胞的邪恶行为、肿瘤免疫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的博弈过程至关重要,为调控肿瘤免疫提供了新的方向。
基于回顾性数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的方法有助于研究实现多预后因素对临床结局的预测,更可能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价值。2018年,RCClnc4已被证明在早期ccRCC中具有精确的预后意义。本研究旨在首先建立和验证一个有效的预后代谢预测模型,该模型为ccRCC患者注册了大规模转录组代谢基因。我们假设代谢预测模型(MPMs)分类器可以促进ccRCC患者的风险管理和治疗策略,并在MPMs协同网络中识别新的目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