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座式单轨轮胎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1595.1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罗建利;卓一杉;宗斌;刘福瑞;邢茜;范富君;郭惠艳;孙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G01B11/24;B61K9/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张勇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座式 单轨 轮胎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轮胎检测装置,包括钢梁线路、运动检测机构和后台处理中心,本申请装置专门设置了一段特制钢梁形成直线钢梁线路,运动检测机构与地面相接,与特制钢梁保持解耦状态,列车行驶在直线钢梁线路路段时,减小了钢梁线路自身变形和振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另外,本申请装置利用点激光传感器测距,控制直线模组自适应列车车速,带动线激光传感器同步跟随列车行驶,360度扫描列车轮胎的胎面轮廓,使得轮胎数据采集更全面、更准确,从而实现了列车的不停车检测,有效提高了轮胎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座式单轨交通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轮胎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不影响城市持续发展并且占用城市空间小的前提下,跨座式单轨交通作为线路占地少,可实现大坡度,小曲率线径运行;且线路构造简单,建设费用低,噪声小,乘坐舒适,安全性佳的新型轨道交通制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和应用。跨座式单轨轮胎胎面磨损会影响车辆行驶平稳性、附着能力等,给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当前跨座式单轨轮胎状态大多是定点停车检测,定点停车检测基本依赖人工检测,检测速度慢,需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定点停车检测基本只能扫描轮胎的部分轮廓面,依靠扫描的部分轮廓面是否损耗判断轮胎的损耗,检测准确度低。因此,业内急需一种跨座式单轨轮胎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轮胎检测装置,包括钢梁线路、运动检测机构和后台处理中心;钢梁线路设置于列车行驶的线路中,钢梁线路的两端对接于列车行走轨道梁;运动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直线模组和激光检测组件;直线模组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承载支撑所述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包括直线导轨机构、滑台和驱动装置,直线导轨机构沿所述钢梁线路的长度方向设置,直线导轨机构上设有滑台,驱动装置连接直线导轨机构和滑台,驱动装置驱动滑台沿直线导轨机构滑动;激光检测组件设置于直线模组的滑台,直线模组用以带动激光检测组件同步跟随列车运动,激光检测组件用以扫描列车的胎面轮廓,后台处理中心与激光检测组件连接,后台处理中心计算、分析和处理激光检测组件采集的列车轮胎数据,并得出轮胎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钢梁线路包括特制钢梁,特制钢梁采用Q345B钢材料制成,特制钢梁的两端对接于列车行走路线的轨道梁;所述直线模组设置于特制钢梁的腹腔。
进一步地,特制钢梁的长度大于列车行驶轮胎的周长。
进一步地,激光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平台、线激光传感器和点激光传感器,安装平台设置于直线模组的滑台,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线激光传感器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座上;点激光传感器转动设置于第二安装座上,点激光传感器测量列车轮胎与滑台的距离,并传送到后台处理中心;后台处理中心利用点激光传感器测得的列车轮胎与滑台的距离数据形成直线模组的闭环控制,控制输出滑台运行速度指令,保持滑台与轮胎的相对距离不变,方便线激光传感器扫描列车的胎面轮廓。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铰接结构或第一销接结构;线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安装座的第一铰接结构或第一销接结构,线激光传感器利用第一铰接结构或第一销接结构的转动调节自身的安装角度。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二铰接结构或第二销接结构,点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安装座的第二铰接结构或第二销接结构,点激光传感器利用第二铰接结构或第二销接结构的转动调节自身的安装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线激光传感器和点激光传感器的数量均为两件;两件线激光传感器对称布置在安装平台,位于直线模组的两侧;两件点激光传感器对称布置在安装平台,位于直线模组的两侧。
进一步地,直线模组中的驱动装置采用伺服电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