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采摘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09988.9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D45/22 | 分类号: | A01D45/22;A01D41/00;A01D41/04;A01F11/00;A01F12/18;A01F12/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采摘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豆采摘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待大豆完全成熟后,准备采摘,将大豆采摘设备系统移机到位:S2:大豆植株茎部下段的定位;S3:控制大豆采摘设备系统上的升降采摘部件向上工作来实现将大豆上的豆荚果实以及豆叶实现摘料;S4:将摘下的上述豆荚果实及豆叶同一收集至大豆采摘设备系统上部的混料收集器内;S5:启动混料收集器实现捶打搅料来将豆荚破碎后实现内部豆粒与豆荚分离;S6:豆粒输料集料、豆荚、豆叶粉碎外排:S7:豆粒风选除杂:S8:打包装袋。本发明采用半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大豆采摘,整体采摘的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的体积较小,可以适用大面积以及小面积范围内的农田施工,施工灵活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大豆高效采摘处理的新方法,尤其是一种大豆采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
鉴于大豆豆荚果实的上述结构形状使得大豆相对于其它农作物来说采摘时不易掌握采摘力度,为了保证大豆果实采摘时不被损坏目前主流的采摘手段还是以人工采摘为主,但是人工采摘通常具有采摘效率低、采摘浪费人力较多的缺点,因此,虽然目前市面上目前已经逐步开始推广机械采摘大豆的采摘方式,但是目前根据调研情况来看现有的机械采摘同样还存在着易损坏大豆果实、不适用与小亩数场地内施工的特点。
为此,我单位根据实际调研与实际试验后研发出了一套新的大豆采摘方法及系统,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采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待大豆完全成熟后,准备采摘,将大豆采摘设备系统移机到位:
S2:大豆植株茎部下段的定位;
S3:控制大豆采摘设备系统上的升降采摘部件向上工作来实现将大豆上的豆荚果实以及豆叶实现摘料;
S4:将摘下的上述豆荚果实及豆叶同一收集至大豆采摘设备系统上部的混料收集器内;
S5:启动混料收集器实现捶打搅料来将豆荚破碎后实现内部豆粒与豆荚分离,同时继续搅料会实现豆粒筛除,实现豆粒与豆荚、豆叶筛分;
S6:豆粒输料集料、豆荚、豆叶粉碎外排:
将筛选分离后的豆粒进行输送收集,同时将筛选分离的豆荚、豆叶输送至外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排出;
S7:豆粒风选除杂:
将上述收集所得的豆粒进行快速的风选来去除内部的轻质杂质;
S8:得采摘后的豆粒,打包装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S1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1、通过操作工人将大豆采摘设备系统移动至当前需要采摘大豆的田地内;
2、根据需要对大豆采摘设备系统进行机位调整,调整后使其工作端位于待采摘大豆的垄沟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S2中的具体操作如下:控制大豆采摘设备系统的工作端工作来实现夹住整列垄沟上的大豆植株的接近地面的茎部,完成对同一列垄沟上的各株大豆的茎部的夹紧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标签粘贴设备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钥配置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