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9948.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兵;蔡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瞻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车辆 跟踪 预定 轨迹 智能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称重架(17)和固定在主称重架(17)顶部一侧的车体控制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控制箱(13)内部固定设有控制板(5),所述控制板(5)的连接端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4),所述控制板(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油门控制模块(8)、GPS/INS定位模块(9)、车速检测模块(10)、重力检测模块(11)和红外测距模块(12),所述控制板(5)内部包括控制器(6)和5G无线通讯模块(7),所述移动终端(4)包括生成预判行驶轨迹模块(1)、数据分析模块(2)和实际行驶轨迹生成模块(3),所述移动终端(4)通过5G无线通讯模块(7)与控制器(6)无线连接,所述油门控制模块(8)、GPS/INS定位模块(9)、车速检测模块(10)和重力检测模块(11)均固定安装于主称重架(17)上,所述GPS/INS定位模块(9)具体为GPS/INS定位器(15),所述重力检测模块(11)具体为重力检测器(19),所述主称重架(17)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承重板(14),所述重力检测器(19)固定连接于顶承重板(14)底部正中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PS/INS定位器(15)固定连接于顶承重板(14)顶部十字形加强荆条交接处,所述主称重架(17)两侧均设有车轮机构(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轮机构(16)之间传动连接有动力传输轴(20),所述动力传输轴(20)设于顶承重板(14)与主称重架(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顶承重板(14)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根加强金属条(18),所述加强金属条(18)均匀的分布于重力检测器(19)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称重架(17)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条,所述车体控制箱(13)与其中一个车轮机构(16)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跟踪预定轨迹的智能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起步,启动车辆,并且通过选定的目的地给定预定路线,再行驶车辆移动,同时启动GPS/INS定位模块(9),将定位信息通过5G无线通讯模块(7)传输至移动终端(4)上,通过GPS/INS定位器(15)的实际位置生成X和Y轴,进而进行生成实际移动轨迹;
步骤二,检测,启动车速检测模块(10)、重力检测模块(11)和红外测距模块(12)对车辆的行驶车速、车体重量和车体距离道路边缘拦路杆距离进行检测,并且传输至控制板(5)上,利用5G无线通讯模块(7)将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4)上;
步骤三,预判; (1):刹车预判,通过车速检测模块(10)、重力检测模块(11)和红外测距模块(12)检测车辆的行驶车速、车体重量和车体距离道路边缘拦路杆距离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模块(2)进行数据分析,对车速、重力惯性和刹车距离与距离道路边缘拦路杆距离对比来判断紧急刹车危险预判;(2):轨迹预判,通过GPS/INS定位模块(9)和车速检测模块(10),对行驶过任意一个点与车辆此时位置之间的弧度进行分析,进而进行延展预判行驶轨迹;
步骤五,停止,到达目的地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瞻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瞻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9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自动加工的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板标签粘贴设备及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