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5070.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白宇翔;曾仁维;常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6183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航空发动机 结合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所述机匣是由机匣半体一(1)与机匣半体二(2)水平对置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下列四步工艺阶段:
第一步工艺阶段:
-铣削半体一侧结合面(11),完全去除半体一侧结合面(11)上的微振磨损结构层,并直至半体一侧结合面(11)的平面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结合面与对应气缸安装面之间距离符合标定要求值,过程中记录铣削深度;
-铣削半体二侧结合面(21),完全去除半体二侧结合面(21)上的微振磨损结构层,并直至半体二侧结合面(21)的平面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结合面与对应气缸安装面之间距离符合标定要求值,过程中记录铣削深度;
第二步工艺阶段:
-通过联接螺栓,将加工好的机匣半体一(1)与机匣半体二(2)组合为机匣整体,形成凸轮轴安装孔(3)、曲轴安装孔(4);
第三步工艺阶段:
-珩磨凸轮轴安装孔(3),直至凸轮轴安装孔(3)的孔径、圆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标定要求值;
-珩磨曲轴安装孔(4),直至曲轴安装孔(4)的孔径、圆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标定要求值;
-镗削曲轴密封圈安装孔,直至曲轴密封圈安装孔的孔径、圆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符合标定要求值;
-镗削惰轮轴安装孔并扩孔;
按照标定技术要求制作能够装入对应已扩惰轮轴安装孔内的衬套;
将衬套装入对应已扩惰轮轴安装孔内;
按照满足于标定要求的惰轮轴安装孔至曲轴安装孔(4)之间的中心距,镗削衬套内孔至符合标定要求值;
第四步工艺阶段:
-进行无损检测;
-进行表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工艺阶段中,所述铣削是按照单次最大铣削深度为0.1mm的方式分多次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工艺阶段中,还包括下列工艺措施:
-铣削半体一侧挺杆体安装面(17),铣削深度与半体一侧结合面(11)的铣削深度保持一致;
-铣削半体二侧挺杆体安装面(27),铣削深度与半体二侧结合面(21)的铣削深度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工艺阶段中,还包括下列工艺措施:
-镗削半体一侧曲轴安装油槽(16)至符合标定要求值;
-镗削半体二侧曲轴安装油槽(26)至符合标定要求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工艺阶段中,还包括下列工艺措施:
-镗削半体一侧曲轴安装轴瓦卡槽至符合标定要求值;
-镗削半体二侧曲轴安装轴瓦卡槽至符合标定要求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工艺阶段中,所述扩孔是将惰轮轴安装孔的孔径扩增至大于标定要求的惰轮轴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工艺阶段中,镗削前的衬套内孔小于标定要求的惰轮轴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工艺阶段中,所述无损检测是以渗透检测方式对机匣整体或各机匣半体进行无损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机匣结合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工艺阶段中,所述表面处理是以阳极化方式或涂阿洛丁方式对机匣整体或各机匣半体的表面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0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