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适配的城市自学习感知网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1804.4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尹梦寒;徐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悟城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8;H04W84/18;H04N7/18;G06F16/583;G06F16/587;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城市 自学习 感知 网络 | ||
本发明搭建传感器自动调节的城市自学习感知系统,在路灯上设置算力节点,建立首尾相连的蜂窝式服务区,形成覆盖整个街区的城市专网,并从街区网络外延新的算力节点,把相应服务区拓展到街区外的市域。每个服务区至少包含一个摄像机和一个音频器,进一步,专网接入市民的零散设备,作为辅助传感器与边缘算力。系统运行中,基础传感器与辅助传感器协同工作,长期采集各服务区的感知数据,由算力节点持续分析,推断感知需求,完成传感器与边缘算力的类型适配,逐步使分区感知达到最佳功能。本发明能够充分动员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数字城市建设,实现智慧城市的“以人为本”的目标。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传感器类型自我调节的深度学习综合感知系统,用于多模传感器的自动调整与城市区的算力建设。系统在路灯上设置算力节点,建立首尾相连的蜂窝式服务区,形成覆盖整个街区的城市专网,并从街区网络外延新的算力节点,把相应服务区拓展到街区外的市域。每个服务区至少包含一个摄像机和一个音频器,作为基础传感器。进一步,专网接入市民的零散设备,作为辅助传感器与边缘算力。系统运行中,基础传感器与辅助传感器协同工作,长期采集各服务区的感知数据,由算力节点持续分析,推断感知需求,推送选型建议,完成传感器与边缘算力的类型适配,建立自学习的神经网络,为智慧城市的动态建设和市民参与奠定技术基础。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固定模式,由管理部门委托专业公司,提出整套的无线通讯与传感器设置的方案,然后细化成施工图,根据图纸完成设备与后台的施工调试。这一模式下的城市建设,设备事先确定,工程相对固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力,一旦要解决新的问题,必须更新整套系统,可能导致运行故障与重复建设。
城市是为市民服务的,以人为本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专家的设计方案,侧重于技术考虑,往往忽视人性化和宜居性,不能为市民带来归属感。鼓励全体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群策群力,自下而上,共同打造宜居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全民参与的建设模式,要求系统提供统一的通讯与算力平台,让政府的基础设施与市民的零散设备协同工作,形成深度学习的设备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感知盲点,判断感知需求,以便灵活调整传感器与算力,实现系统的不断进化。
注意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传感器灵活调整的自学习网络,首先在路灯上设置算力节点,节点间以无线信号组建城市专网,同时每个节点设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无线连接各服务区内的感知设备。每个服务区至少包含一个摄像机和一个音频器,是基础传感器。另外,通过软件定义设备,市民的手持终端以感知设备的身份接入专网,独立提供辅助的感知与计算能力。公有与私人节点各自运算,协调解析,积累数据,归纳出各服务区的特定需求,逐步使分区感知达到最佳功能。本发明是自我进化的深度学习网络,能动员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数字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宜居与智能的高度融合。
(三)发明内容
目前的智慧城市计划,都是由专业机构提出建设方案,依据设计安装设备和调试后台,技术目标在事前确定,工程结束后,感知与管理功能相对固定,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本发明提出全新的自学习系统,初始状态只包含必要的计算与感知能力,根据工程运行积累的数据,可以持续优化与动态更新,逐步达到功能完善的目标。
城市自学习系统的基础是本地化的边缘计算,感知数据由边端设备产生,就地计算和存储,即时形成计算结果,实施本地化的实时管理。最终的计算结果通过手机信号发送云中心,在城市大脑完成备份,完全不依赖远端的云计算。上述技术路径,首先要求搭建无线专网,节点是计算中心和通讯核心,它们互相连接,构成互为中继的多点拓扑网络。每个节点有上行与下行两个通讯链路,上行链路以专用信号连接其他节点,下行链路以公共频段信号连接服务区的边端设备。其次要以软件定义的方式接入不限量的感知设备,这些设备安装有专门软件,其数据包中有定义其身份的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悟城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悟城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测量装置及电压电流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纤维门扇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