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控制装置、轨道车辆和车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730.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曹春伟;刘晓亮;唐立国;晏志飞;岳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控制 装置 轨道 车辆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门控制装置、轨道车辆和车门控制方法。车门控制装置包括车门控制器和车门控制电路,车门控制电路包括驾驶室占用状态控制单元和车门开关控制单元,车门控制器与车门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车门开关控制单元通过驾驶室占用状态控制单元与第一电源电连接;驾驶室占用状态控制单元在驾驶室处于未被占用状态下,将第一电源提供的工作电压传输至车门开关控制单元;在驾驶室处于被占用状态下,停止将工作电压传输至车门开关控制单元;车门开关控制单元在接收工作电压的情况下,响应开关门指令,向车门控制器发送允许开关门信息;车门控制器根据允许开关门信息控制车门开关。能够保证车门控制的安全性,防止车门误动作险情出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控制装置、轨道车辆和车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人驾驶列车多数不设置车门电控钥匙开关,有人驾驶列车司机室设置独立的司机室门供司机上下车使用,此独立的司机室门只设机械钥匙锁。对于折页门的机械锁,操作时需较大操作力;对于手动内藏或塞拉门进行关闭时,需要较大关门力才能关闭司机室门,长时间使用则容易造成门故障。针对此情况,有些有人列车设置为电钥匙控制司机室门,此种电控司机室门正常使用时需在正常供电情况下,依据零速信号、门使能和开关门指令进行司机室门开关动作。
另外针对无人驾驶列车,多为开放式司机室,不设置独立司机室门,司机或者工作人员上下车使用其中一个客室门。而想要在列车无电时通过现有客室门进入列车,需要操作车外紧急解锁开关,此开关动作通过钢丝绳传动触发车门解锁装置,车门解锁后需手动拉动车门打开。由于车外紧急解锁开关只是设计用于紧急情况进入车辆使用,并不是用于司机或者工作人员每天频繁使用的装置,频繁使用容易导致车门紧急解锁开关损坏。同时操作紧急解锁开关是钢丝绳传动,人员操作时相对较费力。此外,在现有车门情况下,在下车时需大力手动推动车门关闭,否则车门不易锁闭,容易因车门长期受力不均导致故障。
针对上述情况,在无人驾驶列车无司机室门情况下,可对头车其中两个客室门(多为两侧各第一个车门)设置电钥匙开关,可在列车未上电且工作人员需上车时,触发电钥匙开关,使用列车永久供电电源短时间为此客室门供电,同时强制给出门使能、零速信号和开关门指令控制此门打开。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有人驾驶列车和无人驾驶列车在使用电钥匙开关门时,均存在误给出门使能、零速信号和开关门指令的情况,因电钥匙单点故障,造成司机室门或客室门误动作的危险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门控制装置、轨道车辆和车门控制方法,能够使司机或工作人员便捷的采用电钥匙控制车门开关,还能保证车门控制的安全性,防止车门误动作险情出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控制装置,包括车门控制器和车门控制电路,所述车门控制电路包括驾驶室占用状态控制单元和车门开关控制单元,所述车门控制器与所述车门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车门开关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驾驶室占用状态控制单元与第一电源电连接;
所述驾驶室占用状态控制单元用于在驾驶室处于未被占用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工作电压传输至所述车门开关控制单元;在驾驶室处于被占用状态下,停止将所述工作电压传输至所述车门开关控制单元;
所述车门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工作电压的情况下,响应开关门指令,向所述车门控制器发送允许开关门信息;
所述车门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允许开关门信息控制车门开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第一电源和上述的车门控制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控制方法,应用于车门控制器,所述车门控制器与车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