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681.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盖跃磊;赵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B60N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断开 被动 触发 汽车座椅 靠背 结构 汽车 | ||
一种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及汽车,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包括头枕总成、靠背骨架、网帘总成、骨架支撑板和一对抓手组件;其中,头枕总成设于靠背骨架的顶端;骨架支撑板设于靠背骨架背离乘客的一面;网帘总成铰接于靠背骨架上;一对抓手组件设于骨架支撑板上,且夹持网帘总成的底端,抓手组件能够松开网帘总成,以使网帘总成在乘客的挤压下向骨架支撑板靠近。本发明涉及的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在不降低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前提下,当发生后碰时,可以使乘员背部最大限度的陷入靠背内,使靠背和头部以相同的相对加速度后移,起到降低后碰撞事故乘员鞭打伤害,提升后碰时乘员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从起初的保全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逐步转变为降低伤害。如一种低速后碰撞事故,发生率高但伤亡少而未受重视。近些年的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低速后碰撞中,鞭打(Whiplash)伤害的发生率极高,这种伤害已经给伤者个人和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担。
鞭打伤害是指在追尾事故中,被碰撞车辆的驾驶员、乘员在碰撞加速度与头部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颈部会产生一个像鞭子猛抽的动作事故后,伤者的颈部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这种伤害并不致命,但是伤后康复的过程非常复杂、漫长,有些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伤害。如图1、图2所示,在追尾碰撞瞬间,车辆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座椅以及头枕,但乘员与座椅非固定关系,乘员的关节、脊柱颈椎也是随碰撞时受力关系活动,由于乘员躯干受到座椅靠背的阻碍和头部的惯性,躯体胸部向前运动并有上提的趋势,而头部水平向后运动,导致出现颈椎下部伸展而上部弯曲的反“S形出现,随后头部继续后仰,整个颈部伸展,由图1中未碰撞的实线状态转变为碰撞时的虚线状态。整个碰撞过程不超过100ms,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颈椎在如此短时间的弯曲、拉伸会受到极大地伤害,即鞭打伤害。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在不降低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前提下,提升乘员的安全性能,降低后碰鞭打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及汽车,在不降低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前提下,提升乘员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断开被动触发式汽车座椅靠背结构,包括头枕总成、靠背骨架、网帘总成、骨架支撑板和一对抓手组件;其中,
所述头枕总成设于所述靠背骨架的顶端;
所述骨架支撑板设于所述靠背骨架背离乘客的一面;
所述网帘总成铰接于所述靠背骨架上;
一对所述抓手组件设于所述骨架支撑板上,且夹持所述网帘总成的底端,所述抓手组件能够松开所述网帘总成,以使所述网帘总成在乘客的挤压下向所述骨架支撑板靠近。
优选地,所述网帘总成包括网帘主体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铰接于所述网帘主体的底端,所述网帘主体通过连接臂与所述靠背骨架的两侧铰接。
优选地,所述网帘主体为框架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为U型,包括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U型的开口端铰接于所述网帘主体,所述U型的封闭端用于与所述抓手组件相连接,且能够以所述U型的开口端为轴线向上转动,从而使所述网帘主体受压向所述骨架支撑板靠近。
优选地,所述网帘主体受压向所述骨架支撑板靠近的距离不小于40mm。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汽车传感器的碰撞信号控制所述抓手组件松开所述支撑臂。
优选地,所述抓手组件夹持所述支撑臂的所述U型的封闭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抓手组件打开以松开所述支撑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