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软基处理深度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99635.5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桃;张鹏;纪红亮;姚争;张浩;王涛;刘腾飞;迟余睿;王剑安;楚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桥头 不均匀 沉降 处理 深度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软基处理深度预测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准确预测桥头加固段深度的问题;根据桥台处的软土性质、桥台设计资料、桥头差异沉降的允许坡度等数据,确定出桥头不同位置处软基的加固深度,一方面避免采用统一的加固深度,造成材料和工时浪费;另一方面,避免桥头跳车问题出现,使得桥头位置处的差异沉降能够满足在允许值之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建设领域,具体是一种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软基处理深度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软基地区,桥头跳车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解决桥头跳车的措施之一是在桥头处设置长度逐渐过渡的软基加固段,即靠近桥台处的加固段深度最大,远离桥台处加固段深度逐渐减小,进而使得沉降量逐渐过渡,避免桥头与道路连接处沉降差异过大。
目前,对于过渡段软基加固段的深度,基本上都是基于施工经验确定的,尚无可靠的理论进行预测,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软基处理深度的预测方法,能够预测出桥头加固段深度,避免差异沉降过大,使得沉降缓和,避免桥头跳车现象,且具有结果可靠、流程性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软基处理深度预测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准确预测桥头加固段深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软基处理深度预测方法,包括:
S1:确定桥梁处软土层厚度Z;
S2:确定由桥面传给桥台的竖向荷载P1;
S3: 确定出路面结构层和车辆荷载传至软土顶面的竖向荷载P;
S4: 确定桥台高度H、顶面与底面的平均宽度b;
S5: 确定桥台的重度γG;
S6: 确定桥头差异沉降的允许坡度[i];
S7:确定出软土的重度γ0;
S8:确定出软土的压缩模量ES1;
S9:确定加固体的压缩模量ES2;
S10:计算出桥台底部的附加应力P0,P0=P1+γGH-γ0H;
S11:计算出桥台的下沉量S0,S0=P0(Z-H)/ ES1;
S12:计算出紧邻桥台位置,即第一幅加固体沿路面纵向单位宽度L的允许沉降量[S1],[S1]= S0+[i]L;
S13:按照步骤S12的方法,计算出朝远离桥台方向上,下一幅加固体,即第二幅加固体沿路面纵向单位宽度L的允许沉降量[S2],[S2]=[S1]+[i]L;
S14:依次,计算出第三幅、第四幅、直至最后一幅第N幅加固体沿路面纵向单位宽度L的允许沉降量[S3]、[S4]、直到[SN],
[S3]= [S2]+[i]L、[S4]= [S3]+[i]L、直到[SN]= [SN-1]+[i]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