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全自动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99032.5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高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5/02;B08B13/00;B24B27/033;C23G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拉堡镇***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全自动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垃圾全自动处理装置,按照工艺依次设有上料装置、孔洞清理装置和混合清理装置;上料装置:将需要清洗的产品移动至物理清理装置处;孔洞清理装置:将产品的工作孔进行物理清除,并将产品转移至混合清理装置处;混合清理装置:对产品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并将产品转移至出料传输带处;所述混合清理装置设有混合罩体、收集支架、传送结构、除锈结构和液流清洗结构;所述收集支架固定在所述混合罩体内,所述传送结构固定在所述收集支架上,所述除锈结构固定在所述收集支架的顶部,所述液流清洗结构固定在所述除锈结构的侧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洗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建筑垃圾全自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建设或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若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及时对建筑垃圾进行清理,然而由于在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的数量很多,人工对建筑垃圾进行清理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利于工程的进展,也有可能会存在清理不完全等情况,因此存在改进空间。而且因为建筑垃圾的材料种类繁多,且同一类型的材料也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砖与铁基混凝土砖,普通玻璃与有机玻璃,聚苯乙烯塑料与聚氯乙烯塑料等等,这些材料在外观材质上差距不大,而它们的密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为本发明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有技术中,有运用建筑分拣机器人去识别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自动规划行动路线捡拾建筑垃圾的方案,但是此方案存在数据集庞大,识别模型训练难度大,机器人需重复往返移动,机器人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采用机器视觉识别与密度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传送带的方式运输建筑垃圾,既可以降低视觉识别模型建立的难度,又可以更加合理的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提高了分拣的效率,有利于之后的回收处理。
建筑垃圾板材在建筑垃圾分解拆除的过程中会受到建筑垃圾油污、泥沙等杂质的污染;由于建筑板材可以回收二次利用,由于建筑板材的面积大、重量大的原因,板材在回收的清洗过程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清洗板材时,需要每块板材清洗后借助吊装工具等对已清洗的板材进行码垛,该清洗方法的工作效率低,操作难度大,且只能对板材进行粗略的清洗,并且油污等杂质不易清理,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全自动处理装置,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垃圾全自动处理装置,按照工艺其装置依次设有上料装置、孔洞清理装置、混合清理装置;上料装置:将需要清洗的产品移动至孔洞清理装置处;
孔洞清理装置:将产品的工作孔进行物理清除,并将产品转移至混合清理装置处;
混合清理装置:对产品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并将产品转移至出料传输带处;
所述混合清理装置设有混合罩体、收集支架、传送结构、除锈结构和液流清洗结构;所述收集支架固定在所述混合罩体内,所述传送结构固定在所述收集支架上,所述除锈结构固定在所述收集支架的顶部,所述液流清洗结构固定在所述除锈结构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传送结构设有传送槽体、传送链条和传送电机;所述传送槽体的一端始于所述混合罩体的进料口,所述传送槽体的另一端终于所述混合罩体的出料口;所述传送电机带动所述传送链条在所述传送槽体的内活动;进一步,所述传送槽体的结构为两端高,中间低,可以保证产品在传送槽体内浸泡化学液中除锈;
进一步,在传送槽体的底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
所述传送槽体的中部设有废料口,所述传送槽体的底部设有收集箱;在所述废料口处安装有电子阀;
所述传送链条设有链环和限位结构,若干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布在所述链环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结构之间的间距与产品的规格相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高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高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塑料粒子混料装置
- 下一篇: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