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单丝牵伸打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248.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斑马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22 | 分类号: | D02J1/22;D02J13/00;D02J11/00;B65G47/90;B65H54/54;B65H54/70;B65H7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单丝 牵伸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单丝牵伸打线设备,包括单丝牵伸装置、数码上油装置、槽筒和驱动槽筒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槽筒的上方设置有线管上料装置,槽筒后侧设置有线管装管装置,线管上料装置包括线管上料通道,线管上料通道设置有机械手和第二驱动机构;线管装管装置包括机械夹臂和第三驱动机构,机械夹臂上设置有第四驱动机构;槽筒旁侧设置有断线机构,槽筒上方设置有罗拉,本发明实现将线管自动上料、牵伸功能、打线功能整合在一起,实现一机两用,在保证纱线定型品质、上油均匀的同时,将牵伸好的纱线直接缠绕到线管上,自动打成成品缝纫线,有效提高纱线打线效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使其满足企业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单丝牵伸打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为了去除部分纱线在加捻及染色后的有害纱疵,需要将纱线通过三组铝轮在可控的张力下及发热张力铝轮转动,高温定型,通过数码上油器进行定量数码上油,同时使纱线作横向的往复运动,将纱线卷绕在Y型线管的外圆周,制成可直接供缝纫设备使用的精品缝纫线。
然而现有的单丝牵伸机只具备单一的牵伸功能和上油功能,线管(Y型管或喇叭管)还是需要通过人工进行上料,再由高速打线机进行打线工作,造成纱线打线效率慢,增加企业人工成本、增加能耗等缺陷,无法满足企业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单丝牵伸打线设备,本发明实现将线管自动上料、牵伸功能、打线功能整合在一起,实现一机两用,在保证纱线定型品质、去除瑕疵的同时,将纱线高温定形,同时上油均匀,将牵伸好的纱线完美缠绕在线管上,自动打成成品缝纫线,有效提高纱线打线效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产出的能耗,使其满足企业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单丝牵伸打线设备,包括单丝牵伸装置和数码上油装置,所述全自动单丝牵伸打线设备还包括槽筒和用于驱动槽筒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槽筒的上方设置有线管上料装置,所述槽筒后侧设置有线管装管装置,所述线管上料装置包括线管上料通道,所述线管上料通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机械手和用于驱动机械手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线管装管装置包括机械夹臂和用于驱动机械夹臂进行翻转动作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机械夹臂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线管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槽筒旁侧设置有断线机构,所述槽筒的上方还设置有罗拉,所述罗拉位于槽筒和机械夹臂之间,所述罗拉的两端设置有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槽筒与所述机械夹臂之间设置有插线装置,所述插线装置包括直线导轨气缸,所述直线导轨气缸滑动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插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槽筒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手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机械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夹爪。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转轴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夹臂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用于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转轴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抵压头,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设置于第一夹臂的一侧端,所述第四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抵压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抵压头,所述第二抵压头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夹臂上。
作为优选,所述断线机构包括电加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斑马线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斑马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