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电流接触装置和用于在机动车辆中传输电能的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068.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S.E.格拉泽;W.萨恩格;L.施罗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德国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接触 装置 用于 机动车辆 传输 电能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流接触装置(25)和一种包括该高电流接触装置(25)的连接装置(15),其中高电流接触装置(25)包括接触元件(45、65)、接触壳体(40)和温度测量装置(50、70),其中接触壳体(35)具有接收接触元件(45、65)的接触接收器(190),其中接触元件(45、65)可以沿着插入轴线(110)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另一高电流接触装置(30)的另一接触元件(75)中,其中接触壳体(35)具有相对于插入轴线(110)倾斜的传感器接收器(205),其中传感器接收器(205)通向接触接收器(190),其中温度测量装置(50、70)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传感器接收器(205)中,其中温度测量装置(50、70)抵靠着接触元件(45、65)的外圆周侧(130),用于测量接触元件(45、65)的温度(TS1(t),TS2(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流接触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在机动车辆中传输电能特别是驱动能量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从DE102016107401A1已知一种具有温度感测的插入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高电流接触装置和一种改进的用于在机动车辆中传输电能特别是电驱动能量的连接装置。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电流接触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3的连接装置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中规定了有利实施例。
已经认识到,可以通过包括接触元件、接触壳体和温度测量装置的高电流接触装置来提供改进的高电流接触装置。接触壳体具有接收接触元件的接触接收器。接触元件可以沿着插入轴线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另一高电流接触装置的另一接触元件中。接触壳体具有相对于插入轴线倾斜的传感器接收器。传感器接收器通向接触接收器。温度测量装置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传感器接收器上。温度测量装置抵靠着接触元件的外圆周侧,用于测量接触元件的温度。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由于温度测量装置被集成到接触壳体中,并且传感器接收器相对于插入轴线倾斜,所以温度测量装置可以特别简单且成本有效的方式安装。如有必要,温度测量装置也可以在损坏的情况下更换,而无需拆卸高电流接触装置。此外,由于温度测量装置与接触元件的直接接触,可以特别精确的方式测量接触元件的温度。因此,可以在早期阶段检测到接触元件的过热,如有必要,可以相应地减少经由高电流接触装置传输的电流。
在另一实施例中,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传感器壳体,其中温度传感器嵌入在传感器壳体中。传感器壳体抵靠着接触元件,并将温度传感器热耦合到接触元件。温度传感器被设计成测量接触元件的温度。将温度传感器嵌入在传感器壳体中具有的优点在于,保护温度传感器不受湿气影响。特别地,可以避免由湿气引起的泄漏电流篡改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的情况。
在另一实施例中,温度测量装置具有连接电缆。连接电缆具有第一电缆护套和穿过第一电缆护套的至少一个电绝缘且导电的传感器线。连接电缆被引导至温度传感器,并且传感器线电连接到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壳体以材料结合的方式连接到第一电缆护套。嵌入在传感器壳体中的子部分中的连接电缆被引导至温度传感器。由于传感器壳体和第一电缆护套之间的材料结合连接,确保了温度测量装置高度耐用,并且在温度测量装置的寿命期间以持续的方式防止上述的湿气渗透。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传感器壳体和第一电缆护套包括基本相同的基质材料。另外或可替代地,传感器壳体和/或第一电缆护套包括以下基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硅树脂、聚乙烯、聚氨酯,还特别有利的是,以下填充物中的至少一种嵌入在传感器壳体的基质材料中:铜、铝、银。这使得传感器壳体特别导热。
如果传感器壳体的热导率在包括端值的1W/(m×K)和2W/(m×K)之间,则确保接触元件的温度的特别精确和快速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未经泰连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