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746.9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姜瞻梅;侯俊财;王凯丽;肖苏杭;禹瑞;刘飞;王凯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3/10 | 分类号: | A23J3/10;A23J3/16;A23J3/08;A23J3/26;A23J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化 高蛋白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的改性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酪蛋白酸钠、大豆分离蛋白或乳清分离蛋白为原料,经挤压处理处理后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蛋白;
所述挤压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原料含水量至20-60%后转入含有8个独立加热区的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后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蛋白;其中,挤压过程中进料速率70-90r/min,8个独立加热区具体为7个内置加热区,1个外部口模加热区,加热温度分别为:第一区20-30℃,第二区30-40℃,第三区40-50℃,第四区至第六区50-150℃,第七区40-50℃,外部口模加热区20-30℃;
原料为酪蛋白酸钠时,第四区至第六区温度为100℃;
原料为大豆分离蛋白时,第四区至第六区温度为50℃;
原料为乳清分离蛋白时,第四区至第六区温度为150℃。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制备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的改性蛋白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改性蛋白。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蛋白在制备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中的应用。
4.一种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质量比为9:8:3的蛋白粉、果葡糖浆和甘油,其中所述蛋白粉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蛋白;
具体的,所述蛋白粉全部为挤压处理得到的改性蛋白。
5.一种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其特征在于,质量分数计,原料:果葡糖浆40%、甘油15%、蛋白粉45%;
所述蛋白粉具体为:以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总量为100%计,挤压酪蛋白酸钠10%、挤压大豆分离蛋白10%、挤压乳清分离蛋白20%、酪蛋白水解物1.7%、大豆蛋白水解物1%、乳清蛋白水解物2.3%;
其中挤压酪蛋白酸钠、挤压大豆分离蛋白、挤压乳清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以酪蛋白酸钠、大豆分离蛋白或乳清分离蛋白为原料,具体步骤包括:调节原料含水量至20-60%后转入含有8个独立加热区的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处理后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蛋白;挤压过程中进料速率70-90r/min,8个独立加热区具体为7个内置加热区,1个外部口模加热区,加热温度分别为:第一区20-30℃,第二区30-40℃,第三区40-50℃,第四区至第六区50-150℃,第七区40-50℃,外部口模加热区20-30℃;
酪蛋白水解物、大豆蛋白水解物、乳清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以酪蛋白酸钠、大豆分离蛋白或乳清分离蛋白为原料,具体步骤包括:使用pH值为7.0的磷酸缓冲溶液将原料配制成浓度为10-15%的蛋白溶液,预热后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反应至水解度为9-12%后灭酶、真空干燥得到改性蛋白;其中预热温度为40-50℃,酶解反应温度为40-50℃,灭酶具体为95-100℃加热15min。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蛋白粉、果葡糖浆和甘油按比例混合,揉捏均匀,转入模具中,密封平衡得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硬化高蛋白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具体为,25℃条件下平衡0.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7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