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441.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毛荣海;陈新军;代辉;刘俊杰;朱乾龙;朱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2 | 分类号: | C22B13/0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道升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熔炼 高温 蒸汽 余热 回收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处理工艺,涉及熔炼炉高温蒸汽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熔炉、集气箱和负压风机,熔炉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负压风机设于集气箱的一侧并与其通过气管贯通连接,还包括加热管套、加热管组和烘干箱,加热管套的出气端与加热管组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贯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加热管套分别对环套型水箱的冷水和管式无轴螺旋输送器内的粉末状的结晶铅进行加热,且利用环套型水箱的冷水和粉末状的结晶铅对高温蒸汽进行冷却,使含有铅蒸汽的高温蒸汽液化通过回料箱重新进入到熔炉内,高温蒸汽然后对烘干箱内的铅膏或铅液进行蒸发结晶,增强了高温蒸汽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炉高温蒸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由于大量废铅酸蓄电池进入处理成本低廉的非法回收渠道,再生铅企业原料短缺、“无米下锅”的现象屡屡被媒体报道,但有业内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再生铅企业除了原料不足之外,随着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张,产能也出现了过剩问题,再生铅与原生铅相比,回收率高,能耗、成本较低且资源潜力大;
在申请号为CN201822051115。X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再生铅富氧熔炼炉,此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通过设置余热回收壳体、余热回收装置、第二电机、第二固定杆、第二转轴、第二轴承、阻隔网、通孔和螺旋叶片,通过负压抽风机将余热回收壳体与熔炼炉本体之间空隙内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管道抽到输送筒内,保证了对物料烘干,但是在此过程由于熔炉存在外壁主要是利用热传导的方式将熔炉外的热能收集并对物料进行烘干,预热效果不佳,当熔炉持续性进行熔炼工作时,其内部产生高温高压,通常的做法是将其排气口通入到冷水中,因为熔炉内部的高温蒸汽含有有毒的铅蒸汽,铅的沸点在1749℃,熔点在327。5℃,
通入水中将铅蒸汽冷却结晶过滤,但是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污染,且会使高温蒸汽被浪费掉,浪费能量的利用;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加热管套分别对环套型水箱的冷水和管式无轴螺旋输送器内的粉末状的结晶铅进行加热,同时利用环套型水箱的冷水和粉末状的结晶铅对高温蒸汽进行冷却,使含有铅蒸汽的高温蒸汽液化通过回料箱重新进入到熔炉内,然后对冷却后仍携带大量热能的高温蒸汽对烘干箱内的铅膏或铅液进行蒸发结晶,解决了在熔炉熔炼铅或铅合金时,如何充分高效的利用熔炉产生的高温蒸汽的问题,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处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处理工艺,包括熔炉、集气箱和负压风机,所述熔炉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负压风机设于集气箱的一侧并与其通过气管贯通连接,还包括加热管套、加热管组和烘干箱,所述加热管套的出气端与加热管组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贯通连接,所述加热管套的进气端与熔炉的出气端通过气管贯通连接,所述加热管组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集气箱的进气端贯通连接,所述加热管套内端固定抵接有管式无轴螺旋输送器,且加热管套外端抵接有环套型水箱,所述加热管套两侧对称开设有回料口,所述加热管套的回料口处贯通连接有回料箱,所述回料箱固定设于环套型水箱外端底部,且回料箱靠近熔炉的一侧开设有回料口,所述回料箱的回料口处固定设有回料控制开关,所述回料控制开关通过管道与熔炉贯通连接;
所述烘干箱内设有隔板,所述加热管组抵接于隔板下端,且烘干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出料口处设有上料控制开关,隔板上端滑动抵接有推料组件,所述上料控制开关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贯通连接有粉碎装置,且粉碎装置的出料端通过出料管与管式无轴螺旋输送器的进料口贯通连接,所述管式无轴螺旋输送器远离熔炉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管式无轴螺旋输送器和粉碎装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