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朵型和保藏性能良好的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202.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周敏;张引芳;朱爱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藏 性能 良好 金针菇 工厂 化瓶栽 方法 | ||
1.一种朵型和保藏性能良好的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于20-21℃条件下培养10~12天;所述金针菇菌种为黄色金针菇菌种或白色金针菇菌种;
步骤2: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质量比例的原料组成:2%的糖、0.30%的黄豆粕粉、0.1%的KH2PO4、0.05%的MgSO4,余量为水;
摇瓶液体培养基配制: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原料配方称取原材料,三角瓶种用1000ml玻璃三角瓶,将以上原料装到三角瓶内,最后加入水,每瓶装液量600ml,使用中间夹棉花的纱布覆盖所述三角瓶的瓶口,外加一层硫酸纸覆盖所述三角瓶的瓶口后扎紧瓶口,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得到摇瓶液体培养基;
发酵罐液体培养基配制: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原料配方称取原材料,将以上原料装到700L发酵罐内,最后加入水至视窗中心位置;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发酵罐液体培养基;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菌种,接入摇瓶液体培养基中;摇瓶菌种培养方式:130-150r/min摇床培养;培养温度:18-20℃;培养时间:6-7,然后将培养好的摇瓶液体菌种用磁力搅拌器将菌球状的菌丝体搅碎成片状,接着接入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发酵罐培养方式:通气量0.1~0.15MPa;培养温度:18-20℃;培养时间:6-8天,培养结束后即得金针菇液体菌;
步骤4:栽培种培养基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质量比例的原料:玉米芯20~50%,米糠20~50%,麸皮6~8%,大豆皮3~5%,啤酒糟3~5%,甜菜渣1~2%,豆粕1%,碳酸钙2%;
白色金针菇菌种采用体积为1200ml,口径为80mm的塑料瓶,装量980~1020g/瓶;黄色金针菇菌种采用体积为800ml、口径为60mm塑料瓶,装量580~620g/瓶;
步骤5: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在层流罩下,用液体自动接种机,取发酵好的发酵罐菌液接入栽培瓶内,接种量40ml/瓶;培养方式: 瓶间温度19~22℃;黑暗培养时间:23~25天;
步骤6:包括一包菇片,该包菇片为扇形,该扇形的圆心角30度,下沿33cm,上沿40cm,高15.5cm;在搔菌后,菇蕾长至超出瓶口1.5~2cm开始包包菇片,引导金针菇成簇集中向上生长,菇帽在生长过程中不因循环吹风而迅速变大开伞;
搔菌时用搔菌机或手工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搔菌入库后4~5天,控制生育室温度15~16℃,促进菌丝恢复,菌丝恢复后即进入显蕾期,此时给予180-220lux的光线刺激,第9天进入抑制期,控制温度在4-6℃;
步骤7:白色金针菇的菇柄长度的10~12cm,菇帽直径0.6~1.0cm时,采收包装;黄色金针菇的菇柄长度在8~9cm,菇帽直径0.8~1.2cm时采收包装;
步骤8:金针菇采收包装,包装盒为食品级塑料杯,白色金针菇所用塑料杯杯高10.7cm,杯底直径8cm,杯口直径11.8cm;黄色金针菇所用塑料杯杯高7.7cm,杯底直径5.5cm,杯口直径9.5cm;两者均采用带根包装,盖上盖子后完全密封;使用塑料杯包装的金针菇放置于0~4℃冰箱中冷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朵型和保藏性能良好的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A液体培养基由39g的PDA培养基加入至1L水中,溶解后采用压力0.11-0.12Mpa,灭菌温度122℃±1℃,灭菌时间30分钟的高压灭菌后,冷却至20℃以下后而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朵型和保藏性能良好的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摇瓶液体培养基的高压蒸汽灭菌法采用的压力为0.11-0.12Mpa,灭菌温度122℃±1℃,灭菌时间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2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