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开门走梯实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9491.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4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凤;万敏;蔡巍伟;靳旭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3/16;B66B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延慧;武丽荣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传感器 数据 开门 实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开门走梯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实时采集电梯的门状态数据、速度数据以及气压数据;b、根据所述门状态数据判断电梯门是否出现非正常打开的情况;c、若出现非正常打开的情况,则根据所述速度数据和气压数据同时判断电梯在门开期间是否在运行;d、若出现电梯在门开状态下运行的情况,则输出开门走梯告警。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识别出电梯门正常打开的情况,从而极大程度的避免了误报警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开门走梯实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旧楼加装电梯的趋势,电梯的使用量也日渐增加。与之而来的则是频繁的电梯故障,在电梯故障中,尤以开门走梯危害性最大。原因在于,开门走梯极易发生夹人、坠井等严重事故。因此,能够实时监控识别出开门走梯的现象并及时阻止的技术逐渐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重点。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防止开门走梯或识别开门走梯的技术方案,例如,一些技术利用多组传感器对电梯进行直接监测,组合实现故障的识别与监控。不过,这类技术对传感器的质量及数量的要求均较高,无疑造成成本高昂、普适性较差的缺陷。也有一些技术是通过门状态数据和运行速度进行综合评估,继而实现开门走梯的检测。这类技术虽然提高了检测效率,但极易将电梯在平层开门的正常情况识别为非正常开门,从而导致误识别/报警的发生。并且,这类技术仅依赖于速度来判断电梯是否运行,其识别精度极受速度数据上报的精度和采集频率的影响。若在某小段时间内出现速度数据采集有误的情况,则也容易出现误识别/报警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开门走梯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开门走梯实时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开门走梯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实时采集电梯的门状态数据、速度数据以及气压数据;
b、根据所述门状态数据判断电梯门是否出现非正常打开的情况;
c、若出现非正常打开的情况,则根据所述速度数据和所述气压数据判断电梯在门开期间是否在运行;
d、若出现电梯在门开状态下运行的情况,则输出开门走梯告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a)中,采集各数据的频率为1条/s、2条/s或4条/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b)中,在电梯门打开时长在时长阈值以上时,判定为非正常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时长阈值为10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c)中,当所述速度数据不等于0的条数大于速度产生阈值时,根据所述气压数据求取气压变化率,在所述气压变化率大于变化率阈值时,判定电梯在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求取所述气压变化率时,对所述气压数据按时间进行升序,并求取一阶差分Δpressure;
然后,求取不等于0的所述一阶差分的个数与所述一阶差分总数的比,得到所述气压变化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速度产生阈值为0,所述变化率阈值为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a)中,还采集有无人数据;
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所述有无人数据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并在电梯出现门开状态下运行且电梯轿厢内有人的情况下进行语音播报。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通过设定电梯门的长开时长阈值,即可判断出当前电梯门的开启是否为非正常打开,从而可以避免将电梯在平层开门的正常情况识别为非正常打开,以避免出现误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型计算机主机箱
- 下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