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理肠胃的即食果冻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227.X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鲜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1/12 | 分类号: | A23L21/12;A23L33/105;A23L33/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高新区平原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理 肠胃 即食 果冻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果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调理肠胃的即食果冻及加工方法,包括所述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红薯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柑橘提取物、燕麦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火麻仁提取物、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梅酵素、仙草和魔芋粉,本发明利用红薯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柑橘提取物和燕麦提取物可以实现对肠胃护理的目的,使果冻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并加入决明子提取物和火麻仁提取物可以提高润肠通便的目的,使肠道里面的毒素和垃圾快速排出身体以外,添加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青梅酵素可以进行肠胃的调理,能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并且保证了肠胃的消化功能,仙草和魔芋粉可以提高果冻的口感,便于对果冻进行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果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调理肠胃的即食果冻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肠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人体的营养及体质都和肠胃消化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肠胃不好就会导致很多病症,如消瘦、营养不良、腹泻、腹胀、腹痛、便秘以及抵抗力差易生病,出现肠胃不好的现象是由于生活饮食不规律、进餐时间不定时、有一顿没一顿、吃快餐和暴饮暴食,会对胃肠道的粘膜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的疾病,由于肠胃不完善会造成排泄系统出问题,这样会令身体感受很苦楚,并且肠胃痛苦起来会让患者寝食难安。
传统采用中药进行调理肠胃,并且食用疗程比较长,需要每天煎熬食用,给患者带来过多的麻烦,长期服用中西药物也会对肠胃造成伤害,还有的肠胃产品无法达到调节肠胃的目的,不能改善肠胃的功能,很容易出现复发,从而增加了对肠胃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调理肠胃的即食果冻。
本发明是一种调理肠胃的即食果冻及加工方法,所述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红薯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柑橘提取物、燕麦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火麻仁提取物、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梅酵素、仙草和魔芋粉,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红薯提取物70份-90份、白芸豆提取物30份-50份、柑橘提取物40份-60份、燕麦提取物30份-40份、决明子提取物5份-15份、火麻仁提取物20份-40份、乳双歧杆菌4份-6份、植物乳杆菌4份-6份、青梅酵素20份-40份、仙草20份-40份和魔芋粉20份-40份。
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红薯提取物80份、白芸豆提取物40份、柑橘提取物50份、燕麦提取物35份、决明子提取物10份、火麻仁提取物30份、乳双歧杆菌5份、植物乳杆菌5份、青梅酵素30份、仙草30份和魔芋粉30份。
所述红薯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柑橘提取物、燕麦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和火麻仁提取物均为粉状体。
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选材预处理→超声波粉碎→配料→搅拌混合→加热过滤→恒温储料→充填封口→杀菌→冷却→包装检验。
所述即食果冻的制备步骤如下:
(1)选红薯、白芸豆、柑橘、燕麦、决明子和火麻仁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同时将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梅酵素、仙草和魔芋粉材料进行混合调配,并储存备用。
(2)利用超声波粉碎机将红薯、白芸豆、柑橘、燕麦、决明子和火麻仁进行粉碎,使原材料粉碎为100目粉末状,并将红薯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柑橘提取物、燕麦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和火麻仁提取物进行搅拌混合。
(3)并将混合后的红薯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柑橘提取物、燕麦提取物、决明子提取物和火麻仁提取物进行过滤加热,当提取物料液温度在34℃-38℃之间,加入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梅酵素、仙草和魔芋粉混合体,使果冻整体颜色以清淡为主。
(4)将调好的料液通过增压泵输送至储料罐内,使混合后的料液在一定温度下出现结块现象,并利用充填机将原料输送至果冻杯内,对果冻杯进行封口处理,使填充时做到满而不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鲜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鲜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