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显控设备的车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198.7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琴;何文治;司建磊;姜堃;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B60L50/60;B60L53/00;B60L5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设备 车载 蓄电池 放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显控设备的车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开关,并联连接在底盘蓄电池与上装蓄电池之间;
智能配电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智能配电设备将所述上装蓄电池分别与上装充电机和上装用电设备连接;监测上装用电设备工作状态、上装充电机工作状态和上装蓄电池电量信息;根据显控设备控制指令启动所述上装蓄电池为所述上装用电设备供电或启动所述上装充电机为所述上装蓄电池充电;
底盘控制器,用于采集底盘用电设备工作信息和底盘蓄电池电量;
显控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智能配电设备监测的信息和所述底盘控制器的信息控制所述隔离开关的通断;以及用于通过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控制所述上装蓄电池和/或底盘蓄电池为上装用电设备供电,或控制所述上装充电机或底盘充电机启动为所述车载蓄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显控设备的车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显控设备监测到所述底盘蓄电池和上装蓄电池电量正常时,包括:
显控设备根据所述底盘用电设备启动指令和通过所述智能配电设备获取到的上装用电设备工作状态,向所述智能配电设备发送隔离开关断开第一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隔离开关断开,所述上装蓄电池为所述上装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底盘蓄电池为所述底盘用电设备供电;
所述显控设备根据所述底盘用电设备启动指令和通过所述智能配电设备监测到上装用电设备未工作状态,向所述智能配电设备发送隔离开关闭合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所述上装蓄电池和底盘蓄电池并联为所述底盘用电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显控设备的车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显控设备监测到所述底盘蓄电池和上装蓄电池电量正常时,还包括:
当所述显控设备接收到所述底盘用电设备和/或上装用电设备工作的第三状态信息时,所述显控设备根据第三状态信息向所述智能配电设备发送第三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隔离开关闭合,所述上装蓄电池和底盘蓄电池并联为所述底盘用电设备和/或上装用电设备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显控设备的车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显控设备监测到所述底盘蓄电池和/或所述上装蓄电池电量低时,所述显控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底盘充电机工作状态信息后,根据所述智能配电设备采集的所述上装用电设备和上装充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及隔离开关的通断情况控制所述车载蓄电池充电:
当所述显控设备获取到上装充电机工作和上装用电设备工作的第四工作状态时,根据所述底盘充电机工作状态信息和所述第四工作状态向智能配电设备发送上装充电机停止工作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上装充电机停止工作控制指令控制上装充电机停止充电输出;当所述显控设备获取到所述智能配电设备反馈的上装充电机停止工作状态后,显控设备向智能配电设备发送闭合隔离开关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闭合隔离开关控制指令控制隔离开关闭合,所述底盘充电机向所述并联的上装蓄电池和底盘蓄电池充电;
当所述显控设备获取到上装充电机未工作和上装用电设备工作的第五工作状态时,根据所述底盘充电机工作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五工作状态向智能配电设备发送闭合隔离开关的第五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控制隔离开关闭合,所述底盘充电机向所述并联的上装蓄电池和底盘蓄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显控设备的车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蓄电池充电,还包括:
当所述显控设备获取到上装充电机和上装用电设备未工作的第六工作状态时,根据所述盘用充电机工作状态信息和所述第六工作状态向所述智能配电设备发送闭合隔离开关的第六控制指令,所述智能配电设备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隔离开关闭合,所述底盘充电机向所述并联的上装蓄电池和底盘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1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