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的全固态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7017.9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金融;江德臣;徐静娟;陈洪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Q60/60 | 分类号: | G01Q60/60;C08F220/56;C08F220/20;C08F222/20;C08F2/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雅文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扫描 电化学 显微镜 固态 纳米 探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的全固态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具体的步骤:
步骤一:采用玻璃管作为模具,所述玻璃管由P-2000拉针仪拉制;
步骤二:向所述玻璃管中加入固态聚合物,所述固态聚合物由单体和光引发剂经自由基聚合得到,其中单体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单体质量比为70-90:5-20:5-20;其中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含量为总体积的1-2 %;
步骤三:模具内灌入所述固态聚合物后,利用气泵对模具进行加压处理,在加压条件下进行紫外光照聚合,光照后关闭光源,释放气压;其中,用于制备玻璃管的P-2000拉针仪参数为line1:HEAT 800 FIL 5 VEL 60 DEL 128 PUL 50;line 2:HEAT 850 FIL 4 VEL 50DEL 130 PUL 1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为:
利用气泵对探针进行加压处理,使探针内部气压为0.2 MPa,在加压条件下进行紫外光照聚合,光照5分钟后关闭光源,释放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365 nm紫外光源,功率为6W。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用于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的全固态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和固态聚合物,所述固态聚合物填充在玻璃管本体内;
所述固态聚合物由单体和光引发剂经自由基聚合得到,所述单体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态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的质量比例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70-90: 5-20: 5-20;水与单体的质量比例为40-80:20-60。
6.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态纳米探针在检测石墨烯样品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石墨烯样品,获得多层石墨烯样品;
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扫描,进行分辨率验证实验,所述全固态纳米探针作为参比电极;
进行石墨烯表征实验,所述全固态纳米探针作为参比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的石墨烯样品为:采用CVD法在Cu基底表面制备多层石墨烯;裁剪负载石墨烯的Cu基底,将其漂浮于1 M FeCl3溶液表面,Cu基底被溶解,仅剩下漂浮在溶液表面的石墨烯薄膜,用ITO去承接漂浮于溶液表面的石墨烯薄膜,之后用水清洗3遍,再用乙醇清洗3遍,氮气吹干备用;
进行分辨率验证实验时,所述全固态纳米探针作为参比电极,含有 500 mM KCl水溶液;工作电极为ITO电极,用蒸镀仪在ITO表面制备Au层薄膜,蒸镀电流15 mA,蒸镀时间为120 s;对工作电极施加2 V电压,每个扫描点处探针与样品接触后悬停100 ms,以让反应充分进行;扫描间隔为50 nm,采用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扫描后的样品进行表面形貌的表征;
进行石墨烯表征实验时,所述全固态纳米探针作为参比电极,含有500 mM KCl,100 mM亚铁氰化钾,100 mM 铁氰化钾;工作电极为承接有石墨烯样品的ITO电极,对工作电极施加0.5 V电压,每个扫描点处探针与样品接触后悬停20 ms,扫描间隔为10 nm,采用S-4800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对应区域的石墨烯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0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