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6847.X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光;张曙光;郭奎;刘海鹏;尹晶;杨爽;田磊;侯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88/12;B65D90/00;B60P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11605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具有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集装箱,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箱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进料口,设置于箱体上;卸料口,设置于箱体的底部;加热系统,铺设于箱体的底板上,加热系统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加热系统包括穿设于箱体上的进口段和出口段。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沥青运输装置承载量小以及运输方式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沥青是重要的道路工程材料,目前的沥青运输装置包括沥青运输罐和沥青运输方箱两种。沥青运输罐以液态运输为主,罐体内带有保温层和加热系统,大部分采用燃油加热,在沥青运输的过程中沥青始终保持液态,卸货时液态的沥青可直接从卸料口排出。但沥青运输罐的缺点在于装载能力小,运输的经济性差。沥青运输方箱采用传统的集装箱形式进行运输,运载量大,但是沥青运输方箱缺乏加热系统,在运输沥青时,需要先将液态的沥青装入沥青运输方箱内,沥青在运输过程中热量会逐渐散失,从液态转变成固态,当需要卸货时,需要将沥青运输方箱运输到固定的加热场地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沥青由固态重新转变成液态,才能从沥青运输方箱的卸料口处排出。这种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且对作业场地要求较高,场地需要有固定的加热设备,加热方式不够灵活,使用受到作业场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沥青运输装置承载量小以及运输方式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箱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进料口,设置于箱体上;卸料口,设置于箱体的底部;加热系统,铺设于箱体的底板上,加热系统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加热系统包括穿设于箱体上的进口段和出口段。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加热系统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60mm至100mm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进口段位于加热系统的第一侧,加热系统在由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的第二侧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20mm至30mm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管还包括沿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气管、加热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形成所述加热系统的进口段,所述出气管形成所述加热系统的出口段,所述加热管以及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列管,加热列管包括沿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进口汇流管、加热支管、出口汇流管以及排放管,进口汇流管形成加热系统的进口段,排放管形成加热系统的出口段,加热支管包括多个,多个加热支管间隔设置于进口汇流管和出口汇流管之间。
进一步地,进口汇流管包括与进口段连接的第一管段以及与加热支管连接的第二管段,第二管段在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加热支管的内径在60mm至90mm之间,第一管段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
进一步地,卸料口设置于箱体的侧壁上并位于箱体的中部,底板在由底板的第一侧至卸料口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卸料口的底壁与底板的上表面平齐,底板的横截面或者纵截面呈V形结构,卸料口对应于底板的最低点设置。
进一步地,集装箱还包括气压平衡装置,设置在箱体的上方,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筒体,具有过流腔;第一端板,封堵于过流腔的底部,第一端板上设置有连通容纳空间与过流腔连通的第一过流口;第二端板,封堵于过流腔的顶部,第二端板上设置有连通过流腔和外部的第二过流口;浮球,可浮动地设置于过流腔内,浮球具有封堵第二过流口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第二过流口的连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