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RNA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2752.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裴仁军;吕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7/46 | 分类号: | A61K47/46;A61K9/127;A61K47/54;A61K47/69;A61K31/708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rna 递送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RNA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siRNA递送载体包括纳米囊泡以及负载于所述纳米囊泡内的siRNA,所述纳米囊泡由红细胞膜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siRNA递送载体,其包括纳米囊泡,负载于所述纳米囊泡内的siRNA,以及负载于所述纳米囊泡表面的胆固醇修饰的核酸适配体,所述纳米囊泡由红细胞膜制得。本发明制备的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siRNA递送载体中,siRNA被装载于纳米囊泡内,包封效率更高,且不易被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靶向给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RNA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小干扰RNA作为基因调控的功能分子在多种疾病的治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肿瘤治疗方面,通过小干扰RNA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死亡等目的,已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然而,如何精准、高效的将小干扰RNA 递送至肿瘤部位,一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小干扰RNA递送方式如阳离子脂质体、树枝状分子、阳离子聚合物、无机纳米颗粒等方式虽然能够将小干扰RNA成功的递送至细胞,然而这些载体材料却很难满足对生物相容性的要求。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尤其是外泌体被认为是有望成为新一代药物递送载体。外泌体等胞外囊泡来源于天然细胞,因此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由于外泌体在生物系统中发挥着细胞间通讯的功能,因此具有特定细胞的靶向性。然而天然外泌体的产量很低,且分离方式复杂,大规模获得外泌体需要的成本很高;且由于外泌体成分复杂,许多功能有待研究,难以控制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RNA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iRNA递送载体,其包括纳米囊泡以及负载于所述纳米囊泡内的siRNA,所述纳米囊泡由红细胞膜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siRNA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红细胞膜制备成纳米囊泡;
将siRNA与阳离子脂质体通过孵育的方式,制得siR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
以及,将所述siR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负载于纳米囊泡内,获得siRNA递送载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siRNA递送载体,其包括纳米囊泡,负载于所述纳米囊泡内的siRNA,以及负载于所述纳米囊泡表面的胆固醇修饰的核酸适配体,所述纳米囊泡由红细胞膜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siRNA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红细胞膜制备成纳米囊泡;
将siRNA与阳离子脂质体通过孵育的方式,制得siR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
将所述siR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负载于纳米囊泡内,获得siRNA递送载体;
以及,将胆固醇修饰的核酸适配体与所述siRNA递送载体通过孵育进行负载,获得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siRNA递送载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siRNA递送载体或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siRNA递送载体在制备抗肿瘤药物领域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纳米囊泡作为siRNA药物的递送载体相比传统的化学合成载体具有较大的优势,与目前较常用的外泌体载体相比,其获取方式更为简单、成本低廉、产量较高、成分简单,且本发明利用过膜挤压制备红细胞膜纳米囊泡的方法,能够实现纳米囊泡载体的大量、低成本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