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1432.3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海关综合技术中心(贵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贵阳海关口岸门诊部)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54;G01N30/72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邵红波;赵彦栋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苦参 氧化 同时 定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其在茶叶样品加入氨水后,以三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超声波提取,旋蒸至近干;再加入甲醇定容并通过逐级稀释的方法配置标准曲线溶液,最后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分离,以甲醇和乙酸铵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柱温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本发明针对茶叶样品的前处理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检测低限均为0.01 mg/kg,实用性强,可以实现各类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项目检测,加强了生物碱类农药风险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源农药,因其对人畜毒性低,而且在环境中易降解、少残留或无残留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了各国植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热点。植物源农药主要用于蔬菜、茶叶、中药材、园林绿化、棉花及水果上。特别是在有机茶的生产技术规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源农药便成为了有机茶园理想的防治药剂。苦参碱是从苦参的根、茎等中经严格的工艺提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生物碱,是天然的植物源广谱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对蚜虫、自粉虱、菜青虫、茶毛虫、小菜蛾、茶尺蠖、小绿叶蝉等都有理想防效。可与常用的化学合成农药混用,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化学合成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依据欧盟法规(EC)No 834/2007和(EC)No 889/2008关于有机产品生产和标签的规定,自2017年6月20日起,欧盟将不再接收有机农业投入物中使用苦参碱或使用含有苦参碱的产品。由于内销茶叶收益明显高于外销茶叶,且我国有关茶叶的标准从数量和限量要求上都要松于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农残要求,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往往未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来使用农药。2019年9月9日,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西班牙拒绝我国出口红茶入境,理由为检出不得使用的苦参碱,含量0.029mg/kg。因此研究适宜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我国茶叶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测定苦参碱的方法主要有薄层扫描法、毛细管电泳法、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色质联用法等。薄层扫描法、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碱分离步骤繁琐,分析时间较长,抗干扰能力差;而采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技术检测苦参碱注射液中苦参碱含量,检出限为1.0μg/mL,不能满足低含量检测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药品中苦参碱含量的测定。因此,研究一种处理简单且适用于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同时检测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样品的提取,
定量称取茶叶样品,在样品中加入氨水后,以三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旋蒸至近干,即得标准品;
s2、配置标准曲线溶液,
在标准品中加入甲醇定容,并采用逐级稀释的方法配置标准曲线溶液;
s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检测标准曲线溶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残留量。
前述步骤s1中,称取茶叶样品0.50g,加入0.5mL氨水静置30min,后加入20mL三氯甲烷超声30min,至少重复2次;再加入0.5g无水硫酸钠混匀,将全部溶液旋蒸至近干。
前述步骤s2中,
(1)分别称取定量标准品,用甲醇配置成1.0mg/mL的标准储备液,低温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海关综合技术中心(贵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贵阳海关口岸门诊部),未经贵阳海关综合技术中心(贵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贵阳海关口岸门诊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头孔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增强免疫、活血养颜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