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试剂盒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8257.2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君明;张晟瑞;李斌;艾哈迈德·马布鲁克·阿卜杜勒法德尔·阿卜杜勒加尼;刘艺田;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辅助 鉴别 大豆 油脂 含量 高低 分子 标记 oil 11 6708663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试剂盒和方法”,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所述一种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Oil‑11‑670866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对90份大豆种质资源的DNA检测,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及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方法,总有效率高达98.9%,鉴别出高油型大豆和低油型大豆的准确率达到87.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试剂盒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Glycine max L.Merr.)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潜在的生物能源作物。大豆可为人类和动物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大豆油也是植物油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2018年世界大豆总产量为3.61亿公吨(www.soystats.com)。全球植物油有56.3%是由大豆提供的,而大豆蛋白的消费量约占世界植物蛋白消费量的23.54%(www.soystats.com)。对油分急剧增长的需求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有关。因此,全球在食品和工业方面对大豆油的需求已成为重中之重,鉴定可以调节植物油分合成的因素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虽然已经发现了多个与油分合成相关的基因,但目前对种子油分合成调控机制的了解还很有限。
大豆的种子油脂含量由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或基因控制,同时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复杂且难以提高大豆油脂含量。分子标记为育种者寻找新的变异来源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调查控制数量遗传性状的遗传因子。使用分子标记间接选择重要的农艺性状(如种子大小种子油脂含量等)或标记辅助选择(MAS)可以提高传统植物育种计划的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大豆油脂含量的方法,例如:
发明专利申请201810776908.X披露了一种大豆油脂含量显著相关的SNP标记,该SNP标记为碱基C或G,位于大豆第18号染色体54211957bp处。
发明专利申请201910168673.0公开了一种油分相关性状的功能分子标记Indel6,其在大豆油分相关基因GmOLEO1的CDS起始位点ATG下游6bp处存在14bp的缺失。
但现有的分子标记可选范围十分有限,本领域亟需开发更多新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筛选高油大豆种质资源。
发明内容
基于本领域的上述不足和需求,本发明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以解决难以有效筛选大豆种子油脂含量高和油脂含量低以及现有筛选技术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其特征在于,为大豆11号染色体第6708663位点的SNP突变g.11-6708663AG。
本发明的所述分子标记Oil-11-6708663为大豆11号染色体第6708663位点的核苷酸为G或A,并经实验证实大部分高油型大豆的该位点由A突变为G后表型上即突变为低油型大豆。
所述分子标记Oil-11-670866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分子标记Oil-11-6708663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一种用于辅助鉴别大豆油脂含量高低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标记Oil-11-6708663;所述分子标记Oil-11-6708663为大豆11号染色体第6708663位点的SNP突变g.11-6708663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8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