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674.3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成岗;董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尚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91/06;C08K13/02;C08K3/04;C08K5/14;C08K3/22;C08K5/3437;C08K5/3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陈亚宾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水管 新型 橡胶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管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炭黑60~80份、石蜡油4~6份、促进剂0.5~1份、防老剂3~5份、活性剂5~10份和硫化剂1~5份,其中三元乙丙橡胶为三井3072M与4045M的混合物,混合质量比为70:50。本发明通过以炭黑为补强剂,可以增强该橡胶组合物的整体强度,石蜡油可以提高橡胶组合物的软化作用,促进剂能够促进橡胶与硫化剂之间的反应,防老剂可以提高橡胶组合物热耐氧老化性能,活性剂在橡胶组合物中主要是起到流动性和抗氧能力,过氧化物硫化剂可使产品交联过程形成‑C‑C‑键,键能高,热、化学稳定型高,具有优异的抗热氧热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管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舱体越来越小,要求舱体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对于主要起到降温作用的散热器胶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该种产品使用的胶料在其高温的抗耐性上也逐渐得到人们的注意。
以往汽车使用的散热器胶管材料一股针对的都是135℃长期使用,最高达到150℃,产品拉伸性能(强力、扯断伸长)保持率在65%以上;而现在随着发动机结构的紧凑导致其附近温度迅速提高,从而对散热器胶管材料的抗耐性也提高要求至150℃长期使用,最高达到160~165℃而同样要求的拉伸性能(强力、扯断伸长)保持率在65%以上,针对以上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式的汽车用散热胶胶管长期在150℃下,该胶管的拉伸性能(强力、扯断伸长)很难达到保持率在65%以上标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水管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备料: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炭黑60~80份、石蜡油4~6份、促进剂0.5~1份、防老剂3~5份、活性剂5~10份和硫化剂1~5份,其中三元乙丙橡胶为三井3072M与4045M的混合物,混合质量比为70:50;
步骤S2、塑炼:将三元乙丙橡胶在一定温度时间下进行塑炼,然后将塑炼后的三元乙丙橡胶在常温停放8~24小时恢复胶料的应力,以便于混炼时材料分散;
步骤S3、混炼:将塑炼好的三元乙丙橡胶、炭黑、石蜡油、促进剂、防老剂和活性剂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待温度达到110℃~120℃时排胶,在开炼机上降温至60℃以下得到混炼母胶;
步骤S4、压出:将混炼母胶停放24小时以上后加入硫化剂进行开炼,以0.6~0.8mm辊距薄通3~5次,再以7~9mm辊距在捣胶3~5min后下条冷却,即得橡胶组合物;
步骤S5、硫化处理:将橡胶组合物挤出管坯,再将管坯套在模芯上并在硫化罐中进行硫化,管坯停放24小时以上,即得橡胶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炭黑为快压出炉黑、半补强炭黑和热裂法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炭黑的粒子范围为40nm~500nm,所述石蜡油为市售300号。
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TMTM、TMTD或DM中的任一种,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聚合物)或防老剂MB(2-巯基苯并咪唑)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剂为氧化镁,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BIBP。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将三元乙丙橡胶在一定温度时间下进行塑炼条件为:塑炼温度为70℃~90℃,塑炼时间为240S~480S。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密炼机混炼条件为:密炼机温度控制在80~95℃,混炼时间为1~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尚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尚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