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5725.0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道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道夫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分类 智能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所述智能回收系统包括:目标识别单元以及主控板,目标识别单元采集待识别物体信息,经目标识别后将识别到的垃圾种类信息送至主控板,主控板将识别到的垃圾信息进行存储,同时通过环境气体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本发明系统分别对通信单元、环境检测单元、目标识别单元以及整体功耗进行测量,万用表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测量精度为15ppm,识别速度与数据上报时间采用生成文件日志中获得数据时间来表示,通过测试表明,该回收系统基于NB‑IoT的智能垃圾分类在识别精度、识别速度、上报时间、通信单元功耗、环境检测单元功耗、目标识别单元功耗、待机功耗以及总体功耗均满足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回收,一方面可以把有毒有害的东西区分开来处理,杜绝垃圾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回收利用,提取有用资源循环使用。减少有毒害的垃圾进入地下或空气中,污染土壤、河流、地下水以及大气等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杜绝这些垃圾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障人居环境的清洁优美。
专利号CN105600218A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环保回收领域,包括会员卡管理装置、蓝牙电子秤、平板电脑和中心服务器,通过会员ID卡积分系统,对回收垃圾进行管理,并提供积分兑换功能和业务数据列表功能,整体覆盖了垃圾分类回收中所有的业务操作环节,实现了无纸化管理,有效的促进居民参与积极性。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垃圾分类系统分类过程中存在着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分类精度低以及不能及时反馈信息,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环保事业中对可回收垃圾分类的即时性,准确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分别对通信单元、环境检测单元、目标识别单元以及整体功耗进行测量,万用表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测量精度为15ppm,识别速度与数据上报时间采用生成文件日志中获得数据时间来表示,通过测试表明,该回收系统基于NB-IoT的智能垃圾分类在识别精度、识别速度、上报时间、通信单元功耗、环境检测单元功耗、目标识别单元功耗、待机功耗以及总体功耗均满足指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所述智能回收系统包括:目标识别单元以及主控板;
目标识别单元采集待识别物体信息,经目标识别后将识别到的垃圾种类信息送至主控板;
主控板将识别到的垃圾信息进行存储,同时通过环境气体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将信息通过NB-IoT网络进行上报至云服务器上,云服务器存储信息以供后续分析,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访问的方式获取服务器上的系统信息。
优选的,所述主控板包括NB-IoT通信模块、环境检测单元以及指导系统。优选的,所述NB-IoT网络包括NB-IoT设备终端、NB-IoT基站、窄带分组核心网络、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以及挂载的管理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主控板硬件由供电电路、NB-IoT通信单元、指导系统、MCU微控制器和环境监测电路组成。
优选的,所述供电电路采用MIC5225稳压模块电平转换。
优选的,所述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主控板负责对采集到的物体信息和环境信息进行物体种类以及判断环境信息是否超过阈值,并对危险信息进行处理,并将信息通过NB-IoT通信单元发送至云服务器以及液晶指导系统进行显示存储。
优选的,所述NB-IoT通信单元与MCU微控制器通过串口进行通信,环境检测系统与MCU微控制器之间通过PC协议通信。
优选的,所述目标识别单元硬件由基于树莓派3B+的分类模型与摄像头组成,分类模型单元与前端的摄像头之间通过USB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道夫,未经蔡道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5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