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混凝土振动收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3048.9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邓子望;张静;宁小军;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混凝土 振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全自动混凝土振动收面装置,包括收面机构以及与收面机构软连接的振动机构,所述收面机构与振动机构纵向并排设置,且能够沿地面混凝土宽度方向运行,所述收面机构包括第一行走单元和收面板;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第二行走单元和震动板,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上方设有第二纵向气缸,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侧面设有第二横向气缸,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上设置有与震动板相连的第二伸缩杆;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一纵向气缸、第一横向气缸、第二纵向气缸、第二横向气缸以及旋转机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混凝土振动收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大新建、扩建机场都建有大型的地下通道,此类地下通道的混凝土振捣提浆及抹面压光的面积很大,需要铺设混凝土垫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面层、顶板面层等,铺设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收面作业,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用振动棒将混凝土捣实,再将表面抹光,工作量十分巨大,效率低下,且施工质量不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08456142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抹光振动器,包括:振动尺、机架、振动部和动力装置;振动尺为长条形,振动尺的下部具有一个用于抹平混凝土的光滑平面;振动部通过机架固定设置在振动尺的上部;振动部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在施工过程中,振动部对振动尺进行振动,从而挤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同时振动尺可以将混凝土表面抹平。
上述方案是通过振动尺同时实现对混凝土的振动,以及对混凝土的收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需要先采用振动尺进行振动,然后,关闭动力装置,再采用振动尺进行收面,这样混凝土施工工序均分步进行,同样,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施工流程较长,对工程进度有较大影响;其次,由于振动尺较小,振动力度不够,在振动混凝土时,很难将混凝土底端的浆水拍打出来,影响混凝土的坚硬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振动收面,且混凝土振捣提浆及收面同步进行的全自动混凝土振动收面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混凝土振动收面装置,包括收面机构以及与收面机构软连接的振动机构,所述收面机构与振动机构纵向并排设置,且能够沿地面混凝土宽度方向运行,所述收面机构包括自行行走的第一行走单元和收面板,所述第一行走单元上方设有第一纵向气缸,所述第一行走单元侧面设有第一横向气缸,所述第一行走单元上设置有与收面板相连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行走单元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设有沿第一滑道高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套设在第一纵向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纵向气缸随第一框架移动而移动,通过第一框架带动收面板沿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框架的端部与第一横向气缸的输出轴相连,通过第一横向气缸带动收面板沿地面混凝土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自行行走的第二行走单元和震动板,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上方设有第二纵向气缸,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侧面设有第二横向气缸,所述第二行走单元上设置有与震动板相连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行走单元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设有沿第二滑道高度方向滑动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套设在第二纵向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纵向气缸随第二框架移动而移动,通过第二框架带动震动板沿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框架的端部与第二横向气缸的输出轴相连,通过第二横向气缸带动震动板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震动板下方设置有能够搅拌混凝土的旋转机构;
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一纵向气缸、第一横向气缸、第二纵向气缸、第二横向气缸以及旋转机构电连接,通过微处理器向第一纵向气缸和第二纵向气缸同时下发指令,使得第一纵向气缸和第二纵向气缸同时带动收面板和震动板沿高度方向移动到地面混凝土的指定位置,通过微处理器向第一横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同时下发指令,使得第一横向气缸和第二横向气缸同时带动收面板和震动板沿地面混凝土长度方向匀速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微生物食品发酵筛选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混凝土震动收面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