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1938.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凤旭凯;李剑利;厍梦尧;陈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311/1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12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生物 硫醇 红外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异佛尔酮和丙二腈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TEM;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丙酸钠为原料,通过环化和水解反应合成7‑羟基‑3‑甲基‑香豆素;之后以7‑羟基‑3‑甲基‑香豆素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原料,通过卤化和水解反应合成7‑羟基‑3‑醛基‑香豆素;再以TEM和7‑羟基‑3‑醛基‑香豆素为原料,经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体TX‑OH;最后以TX‑OH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硫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且不受其它氨基酸的干扰。可用于生物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还涉及该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被统称为生物硫醇。作为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小分子巯基物种,在平衡氧化还原过程和减轻自由基和毒素造成的损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生物硫醇水平的浮动与许多人类疾病的产生存在极大的相关性,如心脏病、生长不良、皮肤损伤、肝损伤、骨质疏松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因此,生物体内Cys/Hcy/GSH的检测,对于理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影响。
荧光探针分子一般由荧光团、连接臂和识别基团组成。一般荧光探针分子发射波长较短,通常受到生物样品自身背景的干扰,造成假阳性信号。而近红外(650~900nm)荧光发射可有效减小该干扰因素。因此,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发展将极大促进生物样品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分子对生物硫醇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
本发明另一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荧光探针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结构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以异佛尔酮和丙二腈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体TEM;
步骤2,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丙酸钠为原料,通过环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中间体7-羟基-3-甲基-香豆素;
步骤3,以步骤2中所得中间体7-羟基-3-甲基-香豆素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原料,通过卤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中间体7-羟基-3-醛基-香豆素;
步骤4,以步骤1和步骤3所得中间体TEM和7-羟基-3-醛基-香豆素为原料,经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体TX-OH;
步骤5,以步骤4所得中间体TX-OH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荧光探针。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具体为:
将异佛尔酮、丙二腈及催化剂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在120℃的条件下搅拌6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溶液注入冰水中,析出棕色固体,干燥并使用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中间体TEM;
催化剂为乙酸酐、冰醋酸和哌啶混合而成的粘稠液;异佛尔酮与丙二腈的摩尔比为1:1。
步骤2中,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闪点净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子设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