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1567.1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姚碧好;李祖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铭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69/00;C08L97/02;C08L1/02;C08L27/24;C08K13/06;C08K9/06;C08K3/26;C08K9/00;C08K3/34;C08K3/38;C08K3/32;C08K3/24;C08J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7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mpp 塑料 电缆 导管 | ||
1.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MPP塑料管,该MPP塑料管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碳酸酯5-5.5份、天然植物纤维3.35-4.25份、交联剂2.23-4.75份,偶联剂2.36-3.75份、保温剂5.66-7.65份、阻燃剂3.35-5.44份、抗冲击改性剂10.95-15.74份、抗氧化剂1.25-2.95份;
其中MPP塑料管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将改性聚丙烯、聚碳酸酯、偶联剂、交联剂、保温剂、阻燃剂依次倒入超声振荡混合设备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振荡混合35-45min,干燥,得到干燥基料;
步骤2:天然植物纤维倒入粉碎设备中进行充分粉碎,然后通过100-150目的筛网进行筛选,再将天然植物纤维在碱性溶液中浸泡至润胀,然后蒸馏水清洗后冷冻干燥,再加入氯代三嗪型季铵盐化合物和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的时间为1-4h,改性处理过程中温度控制为30-90℃,改性完成后降低至室温,得到复合纤维增强材料;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3:先将氯化聚氯乙烯、热稳定剂加入反应釜中,混合至温度达到75-85℃,再加入乳化剂、引发剂和纳米级碳酸钙,进行高速混合,温度升至90-110℃,搅拌50-300min;
步骤4:将硅烷偶联剂kh550与乙醇按1:4溶于乙醇中,再滴加到步骤3的混合物中,然后在120℃下处理60-80min,再调节温度至95℃时加入1/3-1/2倍量的过硫酸钾溶液;
步骤5:将叔十二烷基硫醇加入步骤4中,保温混合10min,在60-85℃,保温混合45min,接着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4h,再进行抽滤,加入混炼机中,于130-140℃下混炼3-5min,即得抗冲击改性剂;
步骤6:将改性聚丙烯与复合纤维增强材料依次倒入混合搅拌设备中,以700-1000r/min的转速,温度为145-165℃的条件下搅拌20-30min,使复合纤维增强材料与干燥基料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物与抗冲击改性剂、抗氧化剂用喂料机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挤出温度为160-190℃,将粒料干燥至水分含量在0.01%以下即得MPP塑料;
步骤7:将MPP塑料挤出成型,得到MPP塑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质量浓度55-95%的甲醇,步骤S1所述聚碳酸酯、交联剂、偶联剂、保温剂与阻燃剂的用量比为5.5g:1.25g:1.03g:2.3g:1.96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碱性溶液为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每100g天然植物纤维中加入氢氧化钠1000mL;加入氯代三嗪型季铵盐化合物和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的浓度为0.3-1.4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复合纤维增强材料首先进行水洗处理,再向其中缓慢地滴加质量浓度为5%盐酸溶液,当溶液的pH值为6.5-8.5时停止滴加,最后溢流水洗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有机溶剂为质量浓度55-95%的甲醇;步骤6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与抗氧化剂的用量比为10.42g:1.4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纳米级碳酸钙、氯化聚氯乙烯、乳化剂与引发剂的用量比为15.35g:10.23g:2.33g:0.57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MPP塑料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有机蒙脱土、氮化硼、聚磷酸铵、锡酸锌或磷酸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铭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铭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5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蓄能器壳体水压测试装置